美文网首页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一章

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一章

作者: 空花求果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18:48 被阅读0次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道的状态,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永恒的状态了。

道,没有状态的时候,就孕育着天地万物;

道,出现状态的时候,天地万物就开始诞生了。

所以通常我们没有欲望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道的奥妙之处;

通常我们有欲望的时候,就只能看到人性欲望的贪求不止。

无欲和有欲,都源自于道,但表现出来的状态却截然不同。它们相同之处,都反映着人性的奥秘。

从人性的奥秘,深入探究可以感悟道的奥秘。这就是感悟道各种奥妙的探索方法。

【解读】

1、《道德经》讲述的就是通过修证,去感悟道的各种道理和方法。

2、道,只能靠人去感悟,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去表达。就好象有人问佛:佛是什么?佛只能说:妙,不可思议。

3、名,很多人会理解为名称。但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名称与道,层次上相差太大。所以我把名当作名状来解读,有状态跟无状态,相当于有形跟无形,层次上就接近了,而且更容易理解。

4、人诞生于道,但为什么人不能回归于道呢?因为人有欲望。欲望只能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却看不到道的奥妙。所以要修道,就要把人性的欲望慢慢戒除掉。

相关文章

  • 开悟人士 | 奥修 | 《道德经》:死亡就是命运

    开悟人士 | 奥修 | 《道德经》:死亡就是命运 奥修大师在讲老子道德经之前所讲的话: 第一章 了解永恒的道 一九...

  • 修与不修 证与不证

    无修无证, 指的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指的是万物的本源。 指的是道、空性、真如、宇宙、宇宙妈妈、大自然、真理、般若、...

  • 闻思修证理解2018.7.12

    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

  • 2019-08-18《道德经》智慧育儿—敲门问道

    今天我们开始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分享。 老房子都是两道门。易经中两扇门是乾与坤!道德经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道德经的两扇门...

  •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开篇,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能够说出来的道,都...

  • 道德经开篇读后感

    今日再读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句经过影视剧的恶搞,人人会背诵了。道,我理解为社会和自然规律(下文统称规律)。名,...

  • 2021-01-26 傅佩荣关于《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争议

    傅佩荣有关《道德经》的研究。 最大的争议,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问题。 01最大的争议 《道德经》第一章在“无...

  • 每日学修 . 上师言教(01)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 每日学修上师言教,在...

  • 每日学修 . 上师言教(02)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 每日学修上师言教,在...

  • 每日学修 . 上师言教(03)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 每日学修上师言教,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理解与修证——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wt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