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对地球的污染正在受到重视和抑制,食品添加剂,各种食物调味料、酿制品,食物半成品、成品,酒类饮料及其包装之中,正在杜绝所有塑化剂和塑料制品。
然而,人的心灵是否已经受到塑化剂污染?被镀上了一层无法感化的塑化膜?百毒不侵?坚硬如铁?冷漠得再也不会动心?没有了慈悲?
这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
关于创造力,为何自古英雄出少年?年龄越来越小?是不是成年人思想受到了束缚和固化?
现行教育方法,是否在其中起到了某些负面的作用?
比如游戏学习法,在游戏中学习,允许犯错、试错,我们做到了吗?
从小我们孩子就力图被训练成小大人,缩小版的成年人,这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发育发展规律吗?
即便是在成年人的科研活动中,试错法也依然在起作用。
哪项科学研究不是在试验中前行的,爱迪生试验多少次,经历多少次试错,才最终找到钨丝作为照明材料?
教育方法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的心智发育规律,任重而道远。
吴晓波云,中国的市场是在违法中逐渐完善成熟的,也是这个试错的道理。
深圳市之所以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就是因为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敢精神,敢于先行先试的民风,政府鼓励,不怕犯错,才有了如今的比肩北上广的大气象。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校训,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另一句是知行合一。
先生的教育名言还有:生活即教育,劳动即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