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

作者: 教书Jia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3:33 被阅读32次

  拖延是一种病,得治。若能及时治,人生会少遗憾,生活会更精彩。

  家父是特别雷厉风行的人,慎言、笃行。说到做到,做事麻利,从来不拖拉。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也幸运地养成了做事情麻利的风格。不拖延,本身就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格。高中时候,这种习惯和品质几乎达到极致。雷厉风行,不拖延不拖拉的好习惯,让我在佼佼者中成为学得最轻松的孩子。从来不熬夜,即便是最紧张的高三冲刺期,我也是11点之前睡觉,而且从来没有担心作业没完成的烦恼。最快的一个记录,在晚自习的课间,我跑回家洗头发(500m内,7层楼的攀爬),等我回到教室,坐定正好听到铃声响起。高效的行动,省下来空闲的时间,给予我更多的自由。每时每秒都在和时间赛跑,我也享受其中。就如同一句台词所说,“别人十分钟要完成的事情,你两分钟完成。你就拥有别人五倍的人生。” 我喜欢迅速完成的快感,也喜欢靠自己省下的时间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于是,我更加笃定地成为了行动派。

后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我慢下来了,不仅是减慢了做事的速度,更是降低了心理上对速度的要求。慢慢悠悠,如同垂死的老人,看似享受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磨蹭。工作量大的作业,难度大的任务等等,我第一反应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想先缓缓,到了时间总会完成的。比起踏踏实实的行动,我们都更倾向于不劳心伤神的拖延了。拖着,拖着,到了deadline,我们就疯狂地提高速度,却难免要舍弃质量了。最后的成品自然而然就不是最初期待的样子,而后的不满意也只能成为一种遗憾或后悔了。短时期内,这样的做法似乎于我们并没有什么害处,也不能直接关系到成功。生活的琐事这么多,于是就在拖延和最后的挣扎中循环往复,慢慢地这也成了一种习惯或者品质。更有甚者,拖延症严重的,属于晚期的,竟然在毕业论文答辩日的前三天开始写论文,最后临阵磨枪,夜以继日地码字,最后也完成了答辩,但这样的文章可想而知有什么成就可言。

可笑的是,一直没觉得自己有拖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警醒。爸妈的唠叨偶尔磨耳朵,但毕竟也基本漂漂亮地完成工作,也无可挑剔。近日,办公室里的Mrs. Long做事风格让我惊叹不已。首席教师、班主任、两个班的教学,还要带读小学的女儿的军嫂。对比之下,我汗颜了,曾经期待的“5倍的人生”如此真实地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果敢而迅速,高效而有序,这才是真正的行动派。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一起接到通知去办社保卡。我本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办理,而她听到通知下午立马邀我一起去办理。到得早,人较少,无需排队,不一会儿就搞定,只等着通知去取卡。几个星期过去后,我们同期进单位的一个同事在问社保卡的事情,然后去办理的时候人山人海,排队花了很长时间,拿到社保卡就更是排到后面了。拖延看似不可怕,但拖延对人的影响却是极其负面的。它严重影响做事效率,也直接牵连了做事能力,未完成感导致的负罪感和抱歉感会降低人的成就感,从而影响人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行胜于言, 我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做实事,不拖延,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相关文章

  • 1105。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 2018-03-29

    自律 坚持 行动 行胜于言

  • 行胜于言

    一个朋友问我,你有没有认真、认真、再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有没有机会赚到100万元?何年何月才能赚到10...

  • 行胜于言

    塑料对地球的污染正在受到重视和抑制,食品添加剂,各种食物调味料、酿制品,食物半成品、成品,酒类饮料及其包装...

  • 行胜于言

    本文的背景介绍: 我目前处于工作还需要有师傅带的阶段,除了自己认真检查已完成的工作之外,也会多次询问别人,目前工作...

  • 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这个成语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了,知道它的意思,不知道的是它还是清华大学的校风。都说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个...

  • 行胜于言

    前两天,小妹问我参加了互联网名人spenser的写作课后有什么收获,我想了想,写作水平还是这么烂,也没学会写互联网...

  • 行胜于言…

  • 行胜于言

    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一辆重卡在一个狭小的路口小心翼翼地转弯。车上的男司机不时与站在车旁边的女人说上几句,似乎是在询...

  • 行胜于言

    拖延是一种病,得治。若能及时治,人生会少遗憾,生活会更精彩。 家父是特别雷厉风行的人,慎言、笃行。说到做到,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胜于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ot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