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养成好习惯的秘密藏在大脑里,很多人不知道

养成好习惯的秘密藏在大脑里,很多人不知道

作者: 大小简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18:13 被阅读33次

关于习惯养成,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首先,确定习惯,比如读书。其次,制定计划,每天30页。然后,确定时间,21天。最后,开始行动。

结果呢?99%失败了。

为什么?

毕业五年读了两本书的你,养成天天读书习惯的愿望,不过三天的热情就蔫了。

说好的每天阅读30页,累了,才读两页就歇菜,心情不好了,压根没想到读书,外出忙事情,没条件读书。

你或许想着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牛人张三,持续阅读多年,输入带动输出,通过写作,成为新锐作家;大咖李四,一天读一本书,一年上百本,成立读书社群,年入百万。他们能做到,你怎么一天30页都半途而废了?于是重拾计划,继续奔赴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路上。

可惜不到半个月,日日翻书带来的乏味,不堪忍受,距离牛人大咖的日子遥遥无期,看不到希望,你开始怀疑这么做的意义,被迫承认自己的普通,悄无声息放弃。

等到再次提及习惯这个话题,你沮丧说:“习惯是牛人的专利,我等普通人很难养成。”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真的要认命于普通,放弃习惯带来的好处吗?

当然不。

毛泽东说过,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微习惯》这本书告诉我们,习惯之所以养不成,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如果遵循大脑工作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习惯养成也很容易。

这一策略是作者斯蒂芬·盖斯依据自身经验总结而成,他运用这个方法,从一个懒散胖子变身为持续健身者,从一名普通上班族成为畅销书作家。

(一)大脑和习惯有什关系?

抛开科学研究的抽象理论,简单来说,大脑里的神经通路就是习惯在身体里的“长相”。

具体讲,习惯在大脑里的工作机制是这样:

当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部信号触发,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习惯行为的强烈欲望。

举例来说,你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是拉窗帘,你脑中的一个神经通路就和拉窗帘这个行为产生关联。早上醒来,你想到要拉窗帘或者只是看见窗帘,这个“拉窗帘”神经元就会放电,然后你就像僵尸一样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根本无需思考。

研究显示,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45%源于习惯。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好神奇,如果自己多几个好习惯,不就是人生赢家了么。

(二)大脑是如何促成习惯养成的?

奥维德说:“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

但是,人类大脑极其稳定,且抗拒改变。几乎所有习惯养成计划都因这个大脑特性夭折了。

面对稳定的大脑,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让它接受一个新习惯的存在?

这时候就要用到大脑的两个重要元件——前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前额皮层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识,它决定可能有什么,负责思考并作出决定;基底神经节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它决定是什么,负责重复。

我们每一次要养成新习惯,大脑都会收到指令,通过意识和潜意识协作完成。意识在接到指令后,因为大脑的稳定性会分辨开始动作的大小,一般小的步骤带来的改变不易被察觉,等它完全适应后,交由潜意识接管,启动重复模式,将这个小步骤无数遍执行,最终你的习惯就养成了。

史蒂芬盖斯,因为懒散,不得已把每日30分钟锻炼,缩减为自己能做到的1个俯卧撑,误打误撞遵循了大脑运作规律。这个三秒钟的俯卧撑动作,对盖斯笨重的身体冲击不大,无意识做下去,一个月时,会下意识做十几个,三个月时,做完俯卧撑不过瘾,还自发做引体向上、下蹲、哑铃什么的,六个月后干脆转战健身房,因为一日不锻炼,他的身体会发出抗议。就这样,一个胖宅男的锻炼习惯养成了。

老话说得好,照规律办事,容易成功。我们不过是按照大脑本来的样子,做了想要做成的事,却抵过以前那么多次决心满满,信心百倍,憋足劲儿执行最后却惨遭失败的经历。

王尔德说过,百折不挠的决心若与科学法则相抵触,犹如江心补漏劳而无益。

著名学者林语堂学习语言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日背诵两三个外文句子,从不间断,这不就是微习惯之道么。每天两三句,我们有谁做不到?没有。有人去做吗?没有。所以,语言大师是他不是我们呢。

(三)微习惯是根据大脑工作原理量身定制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就是每天强迫自己完成1-3种微小的积极行为。

大脑不接受大幅变化,微习惯就小动作开启,小步骤执行。

大脑喜欢重复,人类差不多一半的行为都源于此,微习惯就日复一日坚持,从不间断。

大脑的情绪易变,从侧面说明动力不可靠,微习惯选择可靠的意志力,强迫人们每天做一点。

大脑喜欢回报,有回报它更愿意重复一件事,微习惯设定的小目标,可轻松实现,很快就能产生成就感,这样的正反馈循环会让人痴迷一件事。

相反,我们大多数人难以养成习惯的最大原因,就是不顾大脑的抗议,高估自己的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就非要每天跑个40分钟,养成写作习惯,就要每天写够1000字,刚开始也许热情高涨,没几天就因为身体、心理或者外在事物搁置了,再加上锻炼一般几个月才会有效果,写出名堂更是一个长期行动才见效,所以习惯更难养成。

看到上面这些,你是不是对微习惯瓜目相看,蠢蠢欲动想要养成自己的习惯了?接下来就告诉你具体的执行方法。

(四)掌握微习惯执行步骤,轻松养成持久好习惯

第一步,选择你需要又适合你的微习惯。

适合你,指的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制定。比如每天三分钟的靠墙站,无论我的身体是否舒服,精神是否愉快,身边有什么变故,都能完成,它就是适合我的微习惯动作。

你需要,意思是这个习惯是你发自内心要做的,对他们有好处。对老妈来说,一日不跳广场舞就浑身不舒服,对爷爷来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说明他们需要那么做。所以,习惯往往来自一个人的生活观念,而且是有价值的。

第二步,不打折扣地执行微动作。

不贪多,怎么定制的习惯就怎么做,说一不二。

可超额但不要随意调高目标,在制定好每一天的计划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量执行。比如我自己说是每天饭后走一走,经常会不知不觉走超过30分钟,这种超额会让我更开心更自信。

但是,可超额是因为愿意,并不是因为目标本该如此。所以不可以对微步骤产生高期待值,偷偷将目标任务量调高,以免后期出现目标完成不了的情况,增添负担,导致习惯失败。

第三步,留意习惯养成标志,开启下一个。

这个步骤很有必要,如果忽略它,要么因为缺乏耐心,在行为还没成为习惯前就终止,要么早就养成习惯了,还不知情,忘记开启下一个。

所以,注意行为成为习惯的信号,比如是不是内心不再抵触?是不是开始无意识执行?是不是有了新身份等等,而一旦你拥有了一个习惯,强化了的意志力和惯性使然,让你可以尝试更高目标。

电视剧《天道》里说过:“道,就是规律,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而规律是什么,不过就是实事求是。”

上学时,运用公式解题,又快又准,再刁钻的习题,都是基于各种公式原理的演变。

工作时,依照规律做事,事半功倍,再困难的事情,寻本究源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养成习惯也一样,盲目行动,总是备受挫折,等到发现大脑秘密了,遵循规律去做,甭管是挺胸走路的简单习惯,还是每日写作的复杂习惯,统统切割出微步骤,天天重复,养成好习惯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 养成好习惯的秘密藏在大脑里,很多人不知道

    关于习惯养成,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首先,确定习惯,比如读书。其次,制定计划,每天30页。然后,确定时间,21天...

  • 《精准回应》:所有的教育都从亲子互动开始

    教育所有的秘密都藏在藏在平淡无奇的亲子互动中。《精准回应:让孩子养成自主自律的好习惯》作者:杨杰 教育是一种人际互...

  • 秘密

    花儿的秘密藏在 花蕊里, 云儿的秘密藏在 彩虹里, 太阳的秘密藏在 露珠里, 月亮的秘密藏在 银河里。 我也有一个...

  • 标题党6/120

    养成好习惯每天1分钟就够了 养成好习惯首先要让你的大脑不反抗 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扯淡 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 《习惯养成的秘密》

    《习惯养成的秘密》—主讲人周越洋 同学们早安。 很多人觉得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其实它并不难,难就难在,你不懂它。 ...

  • 关于改变我们一直都有选择。

    加入自我发展心理学,希望得到什么? 1•学会实践养成好习惯。 2•了解关于大脑操作系统的更多秘密。因为从李笑来那里...

  • 【0327读书感悟】如何养成好习惯3244-指尖微凉

    好习惯好人生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我们明白了习惯养成的秘密! 001培养习惯的四个阶段 新鲜感和热情开...

  • 【周检视】第二周20170528~20170603

    秀秀~ 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 ️ 学习收获分享 人为什么需要第二个大脑? 大脑是CPU不是硬盘,我们的大脑用来反...

  • 周监视 第二周2017528至20170603

    杨燕,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 ️ 学习收获分享 人为什么需要第二个大脑? 大脑是CPU不是硬盘,我们的大脑用来反思...

  • 我有一个秘密想要告诉你

    我有一个秘密 藏在清晨的阳光里 藏在傍晚的微风里 我有一个秘密 躲在初一的弦月里 躲在十五的圆月里 我有一个秘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成好习惯的秘密藏在大脑里,很多人不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bc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