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商运营互联网科技运营
3000块雇不来农民工,只能雇来大学生,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3000块雇不来农民工,只能雇来大学生,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作者: 老夏分析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6-01 06:42 被阅读10次

去年上半年的的时候,打上顺风车去阿里巴巴,

开车的司机是一位木工师傅,90年,他说去阿里巴巴附近的房子去做装修,铺地板。

和师傅的闲聊中,他住在我家附近,一个月房租1800/月(崇贤),结婚了有一个小孩,

每天开车出去干活的时候,顺便做一下顺风车,可以填补油钱(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

本质工作就是装修木工师傅,做吊顶、隔墙、包门套(包括做门)、包窗套、安装木龙骨(包括铺地板)、安装踢脚线、背景墙(造型)、一些衣柜鞋柜等家具(包括厨房间的橱柜)等

他和我说:现在的木工师傅一般是400元-800元/天,如果手艺好的话,一个月基本收入可达2万元,他说他在杭州打工了5年了,已经在临安青山湖附近买了房子了。

因为在杭州干了5年,所以有些客户也会找他单干,他也会聘用临时的装修师傅帮他完成项目,所以5年内也积累一点存款,所以就买了房.

这个事情让我想到了这个段子:

三千块雇不来农民工,三千块你只能雇一个大学生.

1.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的今天,体力劳动者往往会有较高的收入,相较之下大学生作为脑力劳动者可能相对并没有多少。

试想两个相似经历的孩子,一个学习成绩优异,一个中途辍学打工。

且不谈对于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投入,继续学习接受高等教育的那个孩子常常显然无法创造出与中途辍学打工孩子相同的经济收益。

三千块雇不来农民工,这是真的;三千块雇得了大学生,这也是真的。

2.“读书无用论”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曾经街头巷尾也到处都是读书才能让孩子出人头地的话语,农村里也都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故事。

但是现在还依旧如此吗?这不得不提到“读书无用论”了。

站在世界的角度横向看,在经济危机化解后的几十年里教育的缺失问题严重,

“读书无用论”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也有相似的出现,乃至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这在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笔下又称作反智主义,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成因,但它的阴影根深蒂固。

站在时间的剖面纵向看,“读书无用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端倪,后来不时有出现,在文革时期出现过一阵子,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出现了“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口头禅。

但在后来国家重视教育后,这种“读书无用论”开始销声匿迹。

直到今天劳务成本上涨,“读书无用论”竟然在农村最早又有了抬头的趋势。

随着大学学费节节攀升,上学成本越来越高昂,家长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本科生的薪资,即便与一些技术工人、农民工相比,也是越来越不好看。城市日益激烈的应届生就业竞争,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使农村家庭不得不重新权衡读大学的利弊。

3.读书肯定有用,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公理。

只是“读书改变命运”不再如以前那样可行,但其实演变至今更像是网友所说的“读书不值得”,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议题就是钱,就是收入,就是房子和车子。

重新回到文章的例子,不难看出这个例子中的两个孩子之所以走向不同的路,会有不同的评价,尽管我们都知道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其实却某种意义上我们也认可这种以经济能力作为评判标准的形式。

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无所谓贵贱,无所谓优劣。这只是一直形成的存在偏差的感知。

体力劳动者一样需要得到尊重,脑力劳动者也无非扮演自己的角色工作生活。

只是我们评判的标准不是狭隘的钱,而是其他的水平和标准。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像汽车加油一样,加满油你得知道去哪里。

装了太多的油就变成油罐车,我看太多的人读了好多的书,两种人不太会成功,一个是不读书的人不太会成功,第二个是读书太多的人也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读太多书。”

不难怪这么多人曲解,本身这句话也有失偏颇。但兜售“读书无用”的私货,传递错误的价值观,误导年轻人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不对了。

教育乃是人不断进步、不断获取知识的途径,“读书无用论”必然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与时代逆行倒施的。

现在抬头的“读书无用论”,以个人收入去衡量知识的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而更为可怕的是许多人陷在局限的格局里,失去了真知与远见。

文/老夏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欢鄙文,那就在下面点个赞呀,也可以转发或赐几颗糖果,

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岁月静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00块雇不来农民工,只能雇来大学生,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xa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