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2/60 《中庸》中提到的户外运动

42/60 《中庸》中提到的户外运动

作者: 燕燕于飞0703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22:04 被阅读0次

《中庸》写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迩,近、浅的意思,闻名遐迩,就是远近闻名,由此可推出“暇”就是远啦!

这句话,如果去查释义,大抵会这样写:“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

“哦,这样。”然后,看完,放下。再然后,你很快就忘了。

所以,通常,我自己读经典不太愿意去看解释,就看原文,特殊字义不懂的去查字,比如这句话里,迩,可以查一下。

按自己的想象去发挥,会联想到更多,比如:一个人见世面越多(行远),就越会认知自己的短浅(自迩);一个人越翻越高山(登高),越能认知自己的渺小(自卑)。

很多喜爱户外远足和喜爱翻越高山的人,都会乐此不疲,痴迷这项运动,就是源于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他们越来越找到本真的自己,远离狂妄与浮躁,愈发脚踏实地。

知乎上有个回答很火: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怎样的体验?

1985年出生已环游100个国家的答者chong,有一句话引起强烈共鸣。

他说: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伸出来的思考方式。

简单一句话就是:越见多识广,越包容不同。这回答是不是与“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异曲同工呢?这不正是“君子的中庸之道”的最好注解吗?

说到这,我还想到另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诗句出自杜甫的《望岳》,讲述他欲登临泰山的决心和气概,从诗句论,肯定是好诗!

但如果从户外攀登的境界来说,这只是入门级,尚处于登得顶峰便飘飘然,进入一览众山小,山高我为峰的“唯我独尊”的自我之境。

而“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君子之境,已然是进入中上之乘的“小我”之境。再往后,自然就是那种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了!这种境界,非神即圣,且不谈。

回到主题:我学《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更愿意从字面本身意思,从户外运动的方向去类比,去领悟,我发现这种引申,更能让我领会君子之道的境界,更能帮助我记忆深刻而不忘。你呢?

最后,如果你身边有特别热衷户外运动(超越普通人)的朋友,那么请珍惜他们,他们通常是活的真实而纯粹的人!

相关文章

  • 42/60 《中庸》中提到的户外运动

    《中庸》写到: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迩,近、浅的意思,闻名遐迩,就是远近闻名,由此可推出“暇”...

  • 中庸-42

    原文: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概要: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

  • 题目

    t60,大学生户外运动,大学生户外运动安全,沙发客

  • 中庸-60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概要:广泛学习,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别,忠实奉行。

  • 心怀感恩(2017-12-05)

    亲子读经内容: 1,《易经》 42、43卦 第6遍 2,《中庸》 第3 ...

  • “诚”,是一切品德的基础

    在《中庸》一书的三十三篇文章中,有近乎一半的文章,提到了“诚”的问题。 而且,朱子在《中庸》一书中,把“诚”比作“...

  • 🎏《中庸》日课42

    《中庸》日课42 “忠恕违道不远”,“忠恕”这两个字离正道是不远的,你要在生活中落实中庸之道,要做到改而止,这两个...

  • 如何对待天性一一中庸心得(一)

    中庸心得(一) 中庸,是天下正道,是为人处世之道,它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关键的作用。《中庸》这本书,是对《论语》中提到...

  •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49章【延伸阅读】

    “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之道”对中国人人格的塑造 一提到“中庸”,人们的理解大都是“平庸、折中、调和”,这是对儒...

  • 《中庸》的主题就是“自爱自强”

    目标:完成60天国学打卡,博学与自律双丰收 关键词:“自爱”“率性” 《中庸》的主题就是“自爱自强”。 《中庸》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2/60 《中庸》中提到的户外运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z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