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论语大讲堂
为无为在现代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禅解道德经7

为无为在现代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禅解道德经7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09:53 被阅读0次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此章继续阐述第一章的“有”与“无”。“有”形成了这个世界,我们是靠各种“觉”来形成这个世界的,佛教的说法是“色声香味触法”,有了六根六尘,才可以形成这个世界,才有这个“有”。“色声香味触法”,人自然会追求,让各种“觉”最舒服,这是“有”的本质,没有哪个人给自己找不舒服。这种追求一扩大,就会增长,好逸恶劳,吃要好的,穿要好的,面子要最舒服的,这些都是人的自然的需求。

这些需求的增长,必然会引起冲突与矛盾。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让普通人都可很舒服地满足各种“觉”了,人类的矛盾并没有缓和,而是更加激烈,精神上的毛病更加突出,为什么?因为各种觉本身是虚幻的,是精神想象出来的,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所以,在人心的治理上,要对治。不能太放纵、太追求自己的欲望,我们需要宣扬这样的道理,这样的教化。儒家讲正心诚意、讲敦伦守份,也是这个道理。现在讲敬职爱业、恪恪守岗位、反腐倡廉,也是这个道理。人心的治理、人类群居生活的治理,要一定的稳定与秩序,而不能让欲望无限扩大。因为“有”与“无”本身是矛盾的,有一个作用力,必然有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为无为”,在追求“有”的反面,永远有一个“无”,这个“无”是矛盾作用的另一要素,另一动因,我们只有“为”这个“无”,“为无为”,才可平衡社会的秩序,平抑人心的欲望。从这个角度讲,“为无为”在现代社会也有其积极意义,因为这是社会规律、矛盾规律,“为无为”这个规律是永远起作用的。

相关文章

  • 为无为在现代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禅解道德经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

  • 以无为用--禅解道德经15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

  • 《道德经》学习第四十五天

    今日开始学习《道德经》“无为篇”,第48章“为学日益”。无为,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概念。可以说,《道德经》的大部...

  • 古人教子之道

    老子: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地方。他在《道德经》中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顺应事...

  • 《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2022-1-22 成长学习课堂【《道德经》智慧战略1-无为战略——不见可欲】 《道德经》讲:“为无为,则...

  • 谈“无为”

    “养神之道,贵在无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

  • 中国古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一、老子: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顺应事物...

  • “无为”的修行次第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无为”, 在老子的思想里,君王最高的治国境界为“无为而治”, 那如何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

  • 随笔

    为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道德经》 国事: ...

  • 2018.10.11《道德经》北川 2.3【彩蛋】-北川禅解:在

    2018.10.11《道德经》北川 2.3【彩蛋】-北川禅解:在上善若水中发现真正的自己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无为在现代社会还有积极意义吗--禅解道德经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x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