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云南,总会被当地的朋友们盛情邀请,带我穿梭于大街小巷,然后到某处一家饭馆坐定,把酒言欢,叙旧畅谈。
馆子一般都不大,多是些家常小馆,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他家菜品口味地道,能吃得出大饭店里做不出来的乡土味道,品得出揉进了当地故事的别样滋味。
在素有“一静即是菜,一动便是肉”的云南,必定有一些食材是在北方菜市场中见不到买不到,甚至在本地也很难买到的。这些食材经过本地厨师传承了多年的手艺精心烹饪,便成了鲜美菜肴,摆上桌子时,还未动筷,早已垂涎欲滴。
在云南的菜肴当中,油炸昆虫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和广东人喜欢吃蛇、蛙、鼠等各种小动物肉不同,云南人更钟情昆虫。在他们眼里,蜂子,蜻蜓,蝗虫、竹虫等各种昆虫皆可做菜,而且做法极为简单明了,只需洗腌炸三步即可做成一道极美的佳肴。
没有考证过是否科学,但依当地人的说法,这些昆虫经由炸过之后,有着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对健康极为有益。

初次见这些昆虫,很多人都不敢动筷,害怕这些昆虫的模样。这些虫子在活着的时候或者长相凶恶,或者对人有攻击性,因此即使已经被油炸做成了菜,其形状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依然会令人恐惧,心存顾忌。

有的人对某一种昆虫心有顾忌,但对另外一种却毫无感觉,比如我的朋友中有人吃炸蜂蛹时大块朵颐,但对于小小的竹虫却心生怯意,不敢触碰。

常吃的人大概是能够分得出来那些虫子的不同味道,像我这种不经常吃的,感觉所有昆虫炸出来都是一个味道,淡淡的,脆脆的,有点像炸薯片,又有点像油炸的鲜花,和昆虫的模样相比,味道好像更容易接受一些。
十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出差云南,也有幸品尝过各种昆虫,赶上运气好的时候,还曾吃到只有短暂几十天才能遇到的美食,比如蚂蚁卵,曾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品尝过。一勺蚂蚁卵伴着米饭送到嘴里,似无似有的感觉,与其说是吃了一道菜,还不如说是体会了一把好奇的感觉。
油炸昆虫价格都不菲,有些甚至不是价格的问题,因为即使愿意付钱,也未必能买得到,吃得到。
每每品尝这些特色的菜品,我都会在口中细细咀嚼,很仔细地慢慢品味,然后用心体会。之后,我会看着朋友们期待的面孔,给出自己非常真诚的赞美。即便是有些菜品我在其他地方曾经吃过,我也会赞扬此刻的味道更佳。

每道美食都不仅仅只为消除饥饿而存在,每道美食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从食材埋下种子或出生开始,到成长收获,到买卖,到清洗,到烹饪,到摆在你的面前,都经历了不亚于我们人生一般的精彩,也饱含了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
当朋友用那些特色美食招待我的时候,我知道这美食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缘份,更是一种情谊。
美食食之不易,需赶对时机,遇对季节;而情谊则更为难得,百年修度的前世因果,方才能换来今生短暂的惺惺相惜,彼此牵挂。
美食虽美,但情谊更浓。
谨以此文感谢所有云南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