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和两宋时代,很多僧人在未出家前,都是社会上很有造诣的知识分子,就如同现在的科学家、大学教授、医生、律师,各各行业的精英和领袖,经过国家科举式的考试,把他选进来,批准剃度,然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顶层智者,就像我们玉泉祖庭历史上出现过十几位有大智慧的大师,皇帝的老师叫国师的,在册就有十几位。
这些伟大的宗匠的社会素养,知识渊博自不用说。在这基础之上,进而修道,就又有不同反响的地方。
他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以及显赫的身份地位,不足以探索生命本身,自然就会追寻到佛法的世界,接受心灵智慧导师的指引。在大宗师的当头棒喝之下,感悟了生命的实相,踏踏实实地成为一个修行人。
他们已然知道自己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
换一句话说,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世俗间的学问,世俗间的文艺,各种玩物,都已经玩够了。但是,内心世界的迷茫始终没有解开,所以当他们遇到佛法的时候,就会如饥似渴。
这些人根器都非同寻常,他们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个真正的老师指导自己。
你看历史上的这些古代文人,几乎都跟寺院的禅师都有过交集,尤其发生在我们湖南、湖北、江西这个长江流域,四川这些地方,多少的文人墨客与禅宗的大师之间流传过交往的佳话。我们玉泉寺就有苏东坡和玉泉程浩禅师的故事。
到了元明清之后的各种小说、文学文艺作品,抹黑了佛教、寺院,出家人,破坏和瓦解了佛教的种社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历史创造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等等贡献,特别是各种世俗小说的捏造和杜撰,贬损了僧人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重温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辨论是非,而是要帮助大家提起对三宝的信心和恭敬心。你有没有恭敬和信心对三宝来说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你非常重要,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和源泉。
信心的启发,力量是非常之巨大。你相信一份好工作的时候,你努力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你相信爱情的时候,即便是距离非常遥远,你都会飞向对方,即便是天各一方,内心世界也是在一起的,而且那种感受是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非常的亲切。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对一个植物的喜好,我们把信仰寄托在那里,力量就在哪里。
一个小孩对父母的信仰,对老师的信仰,长大了对学问的信仰,对事业的信仰,对家庭生活的信念,它给予我们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让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人间奇迹。
不是说外在的世界能给你力量,而是说你内心世界的力量会散发出来,你会发现自己内心世界有无穷无尽的能量,信仰的力量在世间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用于出世间的佛法,给我们带来的就是解脱和超越。
世间的信仰会随着外在的环境不断地在更换,一开始我们会信仰学业,学业完成了,我们会信仰事业,事业到了尽头,我们可能会把信仰交给家庭和孩子,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后,我们开始和疾病作斗争,把信仰交给大夫,交给各种可能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健身方法。
可能,你们会去跳广场舞。
当我们连广场舞都跳不动的时候,生命就只有迷茫和恐慌,终有一天,我们会毫无悬念地面对一个残酷的生命现实,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是谁?
(作者系当阳玉泉禅寺方丈)
图:当阳玉泉禅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