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园里,有一只百足虫,出现在我眼皮底下。
没有其他事烦扰的情况下,我对它产生了兴趣。
它独自,在花园里转悠了好久,仿佛在寻找什么——大概是为了今天的早餐吧。
这么小的一个虫子,它为何单独行动呢?离这花园不远的地方就有它的同类。
它不会感到孤独吗?
人,如此大的生物,都常常感到孤独。相比之下,如此小的百足虫应该更觉孤独才是。
但是,为何没有看到它在痛苦、迷惘和踌躇呢?
它完全投入到了行进和找寻这件事情中,它的足有节奏地快速划动,脑袋左右探查,时不时停一下嗅嗅遇到的小东西。
往往,我们人,在偌大的荒漠之中,或异国他乡,遇到同类的时候,都倍感亲切和温暖。
所以,在我们偌大的躯体中,住着的是一颗脆弱的、孤独的心。
而两只爬行了很久偶然相遇的百足虫,见到彼此的时候,则不会那么兴奋,不会结伴而行。
它之所以不感到孤独,是因为它忙碌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吗?
还是因为它们这个种群的天性,本身就是独来独往的?
亦或者是因为食物有限,结伴而行反而会有伙伴吃不饱,因此单独行动,保证每位都能吃饱呢?
再不就是它们内心很强大,孤独?它们完全可以面对,而且习以为常,所以无需同伴呢?
以上都不是。
根本的科学原因是:作为动物的百足虫,它无明。
无明,源自佛家用语。但实际上,无明有很多层意思。
在这里我们取:“混沌、无觉知、无感”之意。
除了高等动物人之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无明的。
因此它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至于给它们上发条的是谁?是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它们就像是大自然为了自我永恒运行而创造出来安插在世间的工具一般。
到了时间,动物就交配。只要是一公一母就行,也不管认不认识爱不爱,它们也没有爱这一个概念。
它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寻找食物、填饱肚子、休息、睡觉、繁殖、生存。其他的从来不考虑。长此以往,它们也不会觉得腻烦。
所以它们没有生命逝去的感叹,没有太多的亲情,甚至很多都是“只有生下来那一刻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除此之外就各奔天涯从此陌路人”。
如此轻视关系的生物,又如何会孤独呢?

而这一切,只因为大自然给它们的角色就是工具。因此大自然不会给它们赋予工具之外,其他更多的不需要的功能——比如高级察觉、智慧、高级情感等等。在大自然眼里,这些赋予它们反而会碍事,好比是自掘坟墓。
就像我们人类创造机器人一样,我们的核心还是希望能够操控机器人,让其为我们所用,而万万不希望它们有别的多余的功能致使脱离轨道,这样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我们人类也不会干。
大自然也精明着呢。
动物因为无明,所以不会孤独。
而人,因为有了明,所以人会孤独。
这么说来,孤独是人特有的。
不过,孤独也分很多层次。
在哲学界,认为:
一般低察觉低敏感的人,是很少有孤独的,他们有的往往是寂寞。这种寂寞,只要找个人聊聊天、找个牌局打打牌、找个情人恋恋爱,找个人结个婚就完全可以消除。
独孤,往往属于那些内心情感丰富、有高度自我觉察、对关系有深刻的体悟、也能时常审视世界的人。孤独,可以理解为是内心与精神上的缺乏与痛苦。
孤独的人,对关系高度敏感,对情感也有深刻的体察。孤独感,比较长期,也较难消除。很多哲学家、艺术家,甚至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孤独感。
难道就无解了吗?
也不是。
爱是终极大招。(请别笑场哦~~)
爱,是什么?
爱是深刻的关系,区别于停留在浅层次的喜欢。
爱离不开内心与精神的交流与共鸣。
爱能够带给人一种确定感、安稳感,它们能消除一个人内心与精神上时常浮现的迷茫与惶恐。
爱,就是让一个人与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结。
所以,孤独的根本起因是“无所依”,爱就是让孤独“有所依”。
常常会看到这类的问题:
在爱人与事业之间,如何选择?
是找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
要结婚了,可是如何知道我到底爱不爱他呢?
…… …….
以上这么问题,都是伪命题。
如果你爱,你就别无选择。放弃爱的人,代价太大,你往后的人生都会在“如果”中踌躇迷茫。
另外,爱,是一件确定的事,如果你还不确定到底爱不爱,说明对方就没有真正与你的内心和精神发生过“关系”,没关系就是还不爱。
所以呢,我最后只希望:如果你感到孤独,就去找寻自己真正爱的人,或爱的事业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