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勤勇
状态:连载中ing
引言:人生之海,浪花翻涌,随手掬捧几朵,泼向脸庞,沁入心脾!人生之花,漫山遍野,随手采撷几瓣,抛向天空,缤纷飘扬!人生之路,千条万里,随步踏向远方,排山倒海,景色不断!人生之情,恩爱痴恋,随思渐入佳境,信手写来,刻骨铭心!
《第134章》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沙田乡沙田村肖小阳——说不定到了八十岁了,又耕出来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来呢![拳头][拳头][拳头]。
湖南老乡刘晖李健辉伉俪——好久没拜读老兄的文章了,您的文章除了医学科普外还有那6条建议写的全面又真实,真情又真意。我回老家近一个月了,从参加工作到现在42年第一次在家呆这么久陪伴母亲,拜访长辈,同学聚会,陪母亲聊天追剧,跟母亲学打跑胡子[偷笑],自己上网学国画,每天不用操心家务,不用管孙子,我开心的不得了[呲牙][呲牙][呲牙]真的~有妈的孩子是个宝,60岁的我在妈身边再次感受[呲牙][呲牙][呲牙][转圈][转圈][转圈][转圈][福][福][福][福]

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老年科向红——有幸有缘成为董粉,为咱老乡骄傲,有机会聚起来,久闻大名已10余载[抱拳][抱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汉语常用俗语,指在处理事务时倾向于减少干预或规避潜在麻烦的处世态度,核心含义为“少作为以避免风险”。语出清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也出现过,常被用作官员或普通人的自保策略。

但是,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也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比如公共事务、职场职责范围内需主动作为的,就不能借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作为偷懒和不作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特别是公职人员应避免躺平式履职。这句话主要警示个人事务中涉及高风险或复杂利益纠纷时,需审慎进行或者谨慎插手以降低自身损失。

这句话跟奥卡姆剃刀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奥卡姆剃刀定律是逻辑学与哲学的核心思维工具,是由14世纪英国修士威廉提出的,它的核心原则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要求简化掉无意义的复杂性。该定律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探索、企业管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跨学科实践的重要方法论。

小时候,快乐是一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一件快乐的事。语出日本知名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宫崎骏。这句话为大部分人所推崇。也映射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句朴实无华的警示语的深刻含义。

惹火烧身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了自己,也可理解为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语出明代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第三回。该成语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因一时的冲动或者贪婪而招致灾祸,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和风险,避免做出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和损失的决定。同时,警示大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反应。

昨天,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下午闲着,好惬意,驱车去万达广场,习惯中和印象中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因为10086告诉我,我的手机号码属于VIP,可以有两个副卡,真是愁啥来啥,哈哈哈,我的原手机号码注册的第一个微信通讯录已经爆棚,加不进了,董哥傻人只能傻干,硬是一个个从第一行清理到最后一行那些纹丝不动的占据通讯录条目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痕迹般的条目,心里还在怨恨湖南邵阳老乡张小龙,脑瓜子那么聪明,干嘛不设置一个自动清理的程序,搞得董哥费了老劲了,花了一周时间,总共清理掉了1086个废条目,但是,依然是暂时的,估计还是不够用。

本来在周明强兄弟的建议下,注册了一个企业微信,通讯录加到了两千条以后,每再增加一个就提示,得缴费才能继续增加,一年五百块,通讯录才可以加到五千个,再加价,才能再增加更多条目,虽然没交钱也能强行加,但是,内心很别扭。倒不是小气钱,而是企业微信各种不如老微信,没有朋友圈发布动态,拍摄效果也差,转账发红包也不方便,正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再来一个微信,中国移动真牛逼,居然能够猜透我的心思,哈哈,前几天竟然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我可以拥有两张副卡。

一到万达,我的个嗲嗲,营业厅到哪去了?怎么成了素满香了。那就老老实实步行高德导航呗。呃,幸好不远,就在街的正对面。
微信扫码,取号,V025号,巧了,跟日期相符,等了几个人,是二号帅哥接待我,我说我要两个副号,他说,这个月先给一个,另一个得下个月,他介绍说,这是人家原来用过的,已经弃用了,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跟原主发生纠葛,但是,你得心里有个底,怕到时候不理解不知道应对,我们有言在先起预警作用。副卡前两年不要月租,两年后,每月十块,我的个嗲嗲,比企业微信不要好太多,搞定,又便宜,每个副卡封顶也可以一万个通讯录条目,按企业微信那个收费法,两万个条目要一笔不菲的数目的开支。不过,那个小伙子说,副卡每个月起码打一个电话,省得静止太久而被封号,收费一样,在主卡上扣。

中国移动也混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原来牛逼哄哄的,难则思变才能生存,中国移动也放下了身段,租更便宜的门面,免费送副卡,月租费通话费信息费流量费越来越便宜,漫游费也不要了,还时不时打电话说送手机啥的。

小伙子专业而熟练地操作起来,在我的手机上设置了微信分身,第二个微信放在第一个微信的旁边,模样孪生,多了个2字,几秒钟就搞定了。董哥内心好高兴,正亢奋着,冷不丁旁边三号接待桌一个女顾客对着营业员吼上了:你们就知道骗人骗钱!

我的个嗲嗲,吓我一跳,等董哥好奇转头去看是谁这么没素质的时候,那个女的已经气鼓鼓气呼呼地摔门而出了。连董哥想狗拿耗子奉劝她,呃,大姐,你先别气到自己了都不给机会。
联想董哥自己从事医疗行业数十载,也经常碰到这种不可理喻的人,呐,就前天也就周四那天,我在里面操作内镜,外面一个男的在等待区大呼小叫的,连他家人都无法驾驭。不免内心感叹。我对小伙子说,唉,大家都不容易,各行各业都要面对这种人。

别看小伙子年轻,估计经历太多了,他竟然老学究似的对我说,老哥,超出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素质差脾气大的人,除了发飙,气冲脑门,理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对牛弹琴,指不定到最后才发现,是他们自己错了。由他们去是最好的办法。这种人一般逮谁吠谁,试图去劝说的人大概率会惹火烧身。呃呃,吓死我了,董哥好怕怕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一位农民带着身患肾脏肿瘤的女儿到处求医,评估手术风险太大,被多家医院好说歹说打发走。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来到了某著名大医院,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救救他孩子。一位心地善良的泌尿外科医生,明知手术异常凶险,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他告诉孩子的父亲,要做最坏的打算:人走了,正常;救活了,是意外。

这个父亲头点的像鸡啄米似的,好的好的,大夫,你们放心搞,不管什么结局我都不会怪罪你们的。舔犊情深溢于言表,救子之心感天动地。

经过精心手术,巨大肿瘤确实被完整切除。但是,在止血缝合中,患者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虽然医生并没有过错,但是,死者的父亲翻脸比翻书还快,一扫之前求爷爷告奶奶低三下四的可怜姿态,气势汹汹地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到医生身上,纠缠不断,来工作场所无休止吵闹,还要求赔偿,最终导致这位医生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做手术,也无法继续坚持工作,还患上了抑郁症,不幸跳楼自杀。这是个并不是杜撰的真实事例。

作为医生,董哥为这个同行深感痛心和惋惜,他更多的可能是偏重于热心爱心善心和医疗的专业性,对人情世故还不是那么老道,更谈不上洞悉人性,他不知道,借钱的时候越是孙子,还钱的时候就越会是大爷,因为这类人有人格缺陷,为快速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更别跟他们谈什么担当。董哥也为这个同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痛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医疗纠纷,而不是指医闹,医闹是非法的,虽然有时候也能够让医学医疗有所进步,责任使命感有所增强,医学系法律有所完善,吃一堑长一智或者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让心有余悸的医务人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惹火烧身,严重阻碍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尝新和冒险一搏。

小的医疗纠纷是摩擦,大的医疗纠纷可以说是战争。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医务人员不可能是赢家,大部分情况下被搞得精疲力竭,心力交瘁,心有不甘甚至懊悔不已,信心被打击,工作生活被搅乱,还要承受经济损失。而纠纷方也不可能是赢家,虽然有时候医疗方为了息事宁人或者真有过错,给予了赔偿,但是,于纠纷方本人暂时不会,以后也会,特别是于纠纷方生命圈以及其他无数广大患者都成了输家,因为医者寒心了,或者善心总是得不到善报,医务人员自然就会把心越来越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变得冷漠而世故,宁可承认自己无能没水平,来放弃最优治疗方案,也不愿冒一点风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躺枪。

医患纠纷频繁的话,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医生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以求避免纠纷和诉讼。你看看,有切身体会了吧,让病人做多余的检查检验,不是为了钱和为了业绩,而是免得你以后说,上次你怎么不给我做那个检查化验呀,害得我毛病晚发现这么久,你怎么当医生的,你会不会搞呀,你得道歉和赔偿耽搁病情的损失。对高危病人进行婉拒或者转诊。故意选择难度低的手术、放弃风险大但价值高的治疗等等。很显然,医患缺乏互信以及医疗纠纷是导致防御性医疗这种隐形的冷暴力的最大推手,使得紧张而又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在这场博弈中,从远期来看,最大的输家其实是患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