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落幕红尘
急诊室的120分钟
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气愤的故事。
现现想想我真该生他的气。
这个他不是别人,正是盐城附医急诊科某医生。
五月四号中午,一辆救护车匆匆从射阳骨科医院急驶而驰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一个87岁患者,大腿胯骨手术已在县医院做过,下肢充血极度肿胀,象个要爆炸的气球。
县医院因缺乏医疗设备,无血管造影机,对这种病也是束手无策。患者疼痛等级过10,生不如死,在病者家属的要求下,同意转院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医院医治。
这一情况在县医院开出的出院小结上也有说明,患者家属也跟这个急诊科医生说了:县医院骨科医生建议进行血管造影治疗。
在患者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在病情也十分明显的情况下,急诊科这位医生却要把面前这个巨痛难忍的87岁老奶,安排到骨科。
到了骨科后,骨科医生似乎感到很为难:骨裂手术已经做过;肿胀的腿疑似血管破裂,是需要血管造影手术才能根治的。如果骨科冒然收下,非但治不了病,还会延误医治。
这是负责的态度,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骨科医生,并遵照骨科医生的建议,又重新回到了急诊。
患者家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之所以听从骨科医生重新回到急诊科。一是无奈,二是想重新获得一个行之有效的能彻底根治老太太腿部血肿的办法。
病人又回到了急诊。咦?急诊纳闷,转一圈怎么又回来了?
重又走一遍急诊程序。
400元钱的水挂结束后,那个他再次拿起电话联系骨科。
患者家属是一头雾水:这个医院有血管科,也有影像医学科(介入科),为何确要把病人偏偏引向骨科?这不是庸医,是什么?一个疼痛无比的高龄患者,就这样被这个庸医错误引导推来推去,这将给患者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失去多少治疗的宝贵时间。
对急诊的再次错误安排,骨科医生唯有重新联系血管科、介入科主治医师。血管科医师去支边了联系不上。
后来介入科接收了这位患者,问题解决了。
如果一开始你就把患者引导到介入科,该有多好!

养了一群白眼狼
黄老太一辈子养了八个闺女,在79岁这一年得了个肝癌,住进了医院。按病情医生建议要动手术,闺女分两种意见,一半同意手术,一半不赞成手术。两边是吵得不可开交,病房里围观的人很多。
既然住院就得有人陪护,个个都有各种理由往后退缩,独有老五看不过,挺身而出:“你们谁都忙,谁都没时间服侍母亲,那我留下来照顾妈吧。”其余姊妹几个对老五勇于担当的行为,没有一个心存感激,个个好像很坦然。在他们看来本来母亲就是和老五住在一起的,现在由老五来照顾她,没什么不好啊!很正常啊!
80岁的父亲出去买了些用品,回来晚了些,见闺女还在争吵,低声咕叨了闺女几句。黄老太劈头盖脸把老爷子骂的狗血喷头:“你这么晚才回来,你到哪去充军了?你死人呐。你不知道我住在医院里面啊!你巴求我早点死啊!我死了你再找一个。”王老太太情绪非常激动,她好像要把闺女因自己而引起的火,全都燃烧到眼前这个糟老头身上?“你好,还好意说闺娘,哪个闺娘不比你有出息?”
黄老爷子被黄老太骂的是坐在那里掩面抽泣。几个闺女确是个个都出息?哪一家的收入都是二三十万一年,老三家在上海资产都过亿。
几个闺女是人也不肯出,钱也不肯出,还不赞成手术。说这么大岁数,做手术有什么用?还不回去和老五住呢,多过几年。
黄老太做手术钱是用不到闺女的。黄老太虽是家庭妇女,可黄老爷子是教师退下来的,有一份医保,还有一份退休工资。
第二天手术,到手术室门口了,姊妹几个还在吵?黄老爷子无奈,跪在八个闺女面前。
黄老太也是可悲,一辈子养了八个闺女,最后却只有一个人愿意服侍她。
造什么孽啊,养了一群白眼狼。
人常说上行下效,我们对上人好,又何尝不是做样子给后辈看呢?
网友评论
第二个故事:为人不把父母孝,恐怕儿女照样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