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120分钟(病房故事两则)

作者: 落幕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01:08 被阅读1591次

图/网络

文/落幕红尘

急诊室的120分钟

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气愤的故事。

现现想想我真该生他的气。

这个他不是别人,正是盐城附医急诊科某医生。

五月四号中午,一辆救护车匆匆从射阳骨科医院急驶而驰来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一个87岁患者,大腿胯骨手术已在县医院做过,下肢充血极度肿胀,象个要爆炸的气球。

县医院因缺乏医疗设备,无血管造影机,对这种病也是束手无策。患者疼痛等级过10,生不如死,在病者家属的要求下,同意转院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医院医治。

这一情况在县医院开出的出院小结上也有说明,患者家属也跟这个急诊科医生说了:县医院骨科医生建议进行血管造影治疗。

在患者那么痛苦的情况下,在病情也十分明显的情况下,急诊科这位医生却要把面前这个巨痛难忍的87岁老奶,安排到骨科。

到了骨科后,骨科医生似乎感到很为难:骨裂手术已经做过;肿胀的腿疑似血管破裂,是需要血管造影手术才能根治的。如果骨科冒然收下,非但治不了病,还会延误医治。

这是负责的态度,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骨科医生,并遵照骨科医生的建议,又重新回到了急诊。

患者家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之所以听从骨科医生重新回到急诊科。一是无奈,二是想重新获得一个行之有效的能彻底根治老太太腿部血肿的办法。

病人又回到了急诊。咦?急诊纳闷,转一圈怎么又回来了?

重又走一遍急诊程序。

400元钱的水挂结束后,那个他再次拿起电话联系骨科。

患者家属是一头雾水:这个医院有血管科,也有影像医学科(介入科),为何确要把病人偏偏引向骨科?这不是庸医,是什么?一个疼痛无比的高龄患者,就这样被这个庸医错误引导推来推去,这将给患者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失去多少治疗的宝贵时间。

对急诊的再次错误安排,骨科医生唯有重新联系血管科、介入科主治医师。血管科医师去支边了联系不上。

后来介入科接收了这位患者,问题解决了。

如果一开始你就把患者引导到介入科,该有多好!

图/网络

养了一群白眼狼

黄老太一辈子养了八个闺女,在79岁这一年得了个肝癌,住进了医院。按病情医生建议要动手术,闺女分两种意见,一半同意手术,一半不赞成手术。两边是吵得不可开交,病房里围观的人很多。

既然住院就得有人陪护,个个都有各种理由往后退缩,独有老五看不过,挺身而出:“你们谁都忙,谁都没时间服侍母亲,那我留下来照顾妈吧。”其余姊妹几个对老五勇于担当的行为,没有一个心存感激,个个好像很坦然。在他们看来本来母亲就是和老五住在一起的,现在由老五来照顾她,没什么不好啊!很正常啊!

80岁的父亲出去买了些用品,回来晚了些,见闺女还在争吵,低声咕叨了闺女几句。黄老太劈头盖脸把老爷子骂的狗血喷头:“你这么晚才回来,你到哪去充军了?你死人呐。你不知道我住在医院里面啊!你巴求我早点死啊!我死了你再找一个。”王老太太情绪非常激动,她好像要把闺女因自己而引起的火,全都燃烧到眼前这个糟老头身上?“你好,还好意说闺娘,哪个闺娘不比你有出息?”

黄老爷子被黄老太骂的是坐在那里掩面抽泣。几个闺女确是个个都出息?哪一家的收入都是二三十万一年,老三家在上海资产都过亿。

几个闺女是人也不肯出,钱也不肯出,还不赞成手术。说这么大岁数,做手术有什么用?还不回去和老五住呢,多过几年。

黄老太做手术钱是用不到闺女的。黄老太虽是家庭妇女,可黄老爷子是教师退下来的,有一份医保,还有一份退休工资。

第二天手术,到手术室门口了,姊妹几个还在吵?黄老爷子无奈,跪在八个闺女面前。

黄老太也是可悲,一辈子养了八个闺女,最后却只有一个人愿意服侍她。

造什么孽啊,养了一群白眼狼。

人常说上行下效,我们对上人好,又何尝不是做样子给后辈看呢?

相关文章

  • 急诊室的120分钟(病房故事两则)

    图/网络 文/落幕红尘 急诊室的120分钟 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气愤的故事。 现现想想我真该生他的气。 这个他不是别...

  • 营销启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则故事,通过这两则故事给大家带来营销的启示。我们直入主题,先讲第一则故事。 故事如下: 很久以前,...

  • 珍惜生命吧

    最近看了由徐庆东导演、王茜主演的医疗剧《急诊室故事》和《无限生机》,都是反映急诊室抢救生命的故事。很感动。 在看的...

  • 病房的故事

    在病房中,住着一对中年夫妻,女方癌症晚期,来医院是想能过手术,拼个活下去的机会。 有天傍晚我见她情绪低落,比往常沉...

  • 病房的故事

    在医院的有爱有趣的囧事层出不穷,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偶尔想起来,心里是一种温暖。 1、关于液晶屏的误读...

  • 我在急诊室

    我是一名急诊室女医生,刚上岗不到半年。 急诊室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一、犯罪分子治疗要录像 急诊室除了医生和病人,...

  • 病房故事

    病房是个好地方。再倔强的人在这里呆上几天,都会服软。 两张并排的铁床,躺着两个木桩子般的病号。听见动静,蓝白条纹缠...

  • 病房故事

    病房是一个需要希望与爱的地方。是一个需要信任与信念的地方。是一个需要执着与纯真的地方。从一双双眼眸中,你能体会到什...

  • 病房故事

    这天夜班,病房天花板上面的热水管突然破裂,一声巨响,天花板掉在地上,水哗啦啦的流淌,转移病历车,仪器,文件,急忙...

  • 病房故事

    转同事写的,读来很受感触! 今天我值班,一接班就分管一位病危即将面对死亡的患者,她经历放化疗到粒缺性发热,到最终...

网友评论

  • 不知名的网友啊:转院到南京
    落幕红尘:@陈策 差一点的事儿。
  • 风瀟潇:文章对现实的刻画深入人心
    落幕红尘:@耿立杰 谢谢评论。🙏👍🙏👍
  • mandymak:确实79岁了是不建议手术。
  • 霞_9667:严传身教很重要,前面是路后面有辙,老太自身对女儿们人生会有直接影响的,但愿世间人人向善,一切将会美好起来!🙏🍎
    落幕红尘:@霞_9667 如果我们的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该有多好,夫妻相敬如宾宾,尊重长辈,疼爱小辈。🌺💖💓💗
    霞_9667:@落幕红尘 对的,言传身教胜于一切形式的说教,做品德高尚的父母最重要!🍧
    落幕红尘:@霞_9667 谢谢点评。🙏💗💓💖😊母亲的榜样作用很重要。看得出来这位母亲,就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主,这种形象已经深植在孩子的内心。所以说家长是个什么德性,要知道孩子是会刻录的。😊
  • 黄粱一梦今生缘:社会现象有时候确实这样,父母能养八个孩子,孩子不一定能养两位老人。
    落幕红尘:@黄粱一梦今生缘 一个妈能养十个儿。十个儿却难养一个妈。究其原因,真正不孝的有。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比方说,你在国外定居的;比方说,确实因工作而抽不开身的。等等。
  • 小虾米日记:第一种我不了触,不发表意见。第二种很多人都会怪子女不孝,但我认为当父母的也有问题,子女幼时就没教育孝道,还有点阴盛阳衰:老妻嫌弃老夫,老夫虽是退休教师,却似乎少了点承担,按说手术签字配偶是有权的啊,为什么要跪下来?我有点想不通……
    落幕红尘:@滆湖小虾米 可以说是家风不严。😊
    小虾米日记:@滆湖小虾米 这样说来就有点理解了!这就是家风啊!
    落幕红尘:@滆湖小虾米 进入手术室,他们还在门口外喋喋不休争论。老父亲谁都说服不了,唯有跪地相求。其实这样的苦酒,又何尝不是老奶奶自己酿造的呢?你看看老奶奶那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她的教育是有问题的。老爷子都80岁了,她还能当子女的面训斥老爷子。这种盛气凌人的样子,极有可能造成子女今后的傲慢。😊
  • 凭栏仙后:唉,世间百态,令人感慨万千。
    落幕红尘:@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有些事情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一个母亲能养十个儿。十个儿恰养不活一个母亲。人生的讽刺意味很大。😊
  • 写字对手:第一个故事:医院精细化分科带来的弊端,当然也有人为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者也,都想做的更好,当然也有庸医。第二个故事,说明现下家风传承的衰微,孝悌观念的淡薄,这种事司空见惯,需引起重视。两个故事很现实,讽刺味道浓厚,拜读大作很受益益👏👏👏
    落幕红尘:@写字对手 感谢你阅后细致的分析。🙏🙏🙏
  • 牛犁:佛教里的慈悲心让我们对待众生像对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现在可好,自家八个亲生女儿,竟有七个不养母亲,真是人间一大丑闻!
  • 方雅妮:庸医无能误人害己,逆子不孝亲酿自尝。很多人既是子女,也是父母,平时为人处事,言谈举止都有双小眼睛看着,有个小头脑记着。想子女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如何对待父母,方为睿智。老师早安☕
    落幕红尘:@方雅妮 嗯。早安。其实我们常说养个儿子得用了,意思是孩子能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了,父母也会感到轻松些。但是,我却有不同的看法,真正义上的养个儿子得用了,是在父母最最需要你的时候,能侍奉左右,端茶倒水端屎端尿,这个时候才为真正意义上的养个儿子得用了。否则,像黄老太那七个女儿就算是白养了。😊😊😊
  • 依山赏月:现会的利己主义,金钱至高无上的人太多,把精神歪曲了。
    落幕红尘:@依山赏月 这都是人性的扭曲,道德沦丧。
  • 泗四坊方:血淋淋的事实最教育人
    泗四坊方:@落幕红尘 我去医院不少,是有些不齿之人。
    落幕红尘:@泗四坊方 遇到如此的庸医,不禁让人要问医德何在?遇到如此忤逆之子,不禁让人要问人心何在?😊💖💖💗💗💖
  • hua枫叶:老百姓办点事太难了,无论是医院还是别的什么单位,很想感慨一下……
    hua枫叶:@落幕红尘 确实很无奈,医院太不公平了,为了病人,家属只能默默忍受。医院想怎么宰就怎么宰!老百姓苦不堪言。
    落幕红尘:@hua枫叶 医者和患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久思不得结果,不知谁能给出一个恰如其份的解释?到菜场买菜也能还个价,到商店、虽不能还价,那也是愿买愿卖。可到医院钱用起来就像流水一样。这里面有买卖的公平吗?又有谁来核准医者开给患者的药费单,还患者一个明白、公平的消费呢?😊😊😊😊😊
  • 落幕红尘:几个闺女是人也不肯出,钱也不肯出,还不赞成手术。说这么大岁数,做手术有什么用?还不回去和老五住呢,多过几年。😊😊😊
  • A向上:🌺🌺🌺
    A向上:@落幕红尘 👏👏
    落幕红尘:@A向上 😊💓💖
  • 长亭外的夏小乔:一对父母养活八个孩子,八个孩子却养不活一对父母。👍👍👍💐💐💐💐好文章,点赞点赞。
    长亭外的夏小乔:@落幕红尘 面对这种状况,很无语!祝福老人。☕☕🌸🌸🌸🌸
    落幕红尘:@长亭外的夏小乔 几个闺女是人也不肯出,钱也不肯出,还不赞成手术。说这么大岁数,做手术有什么用?还不回去和老五住呢,多过几年。😊💖💓💗💓
  • 精进的医生:写得好!特别是养8个孩子,却没有一个起作用的!
    精进的医生:@落幕红尘 🙏🙏🙏🙏
    落幕红尘:@精进的医生 🙏💗💖🙏🙏💗💗
  • 武商路漫漫:第一个故事: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第二个故事:为人不把父母孝,恐怕儿女照样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乎?👍👍👍💝💝💝☕☕
    落幕红尘:@武商路漫漫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昭华路跟墨水路的交接口,在红灯亮起等车的时候,蓝子馨不由的回头看了我一眼,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往前开。😊
    武商路漫漫:@落幕红尘 谢师友高评!午安!👍👍👍😃😃😃
    落幕红尘:@武商路漫漫 对人情事物领悟深刻,有见地。😊
  • 落幕红尘:落幕红尘: @梦里看海 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事情就是给孩子看的。也想得到一个好的回报。我今天孝敬父母,就是想以后孩子也能像我一样孝敬父母,而孝敬我。八个女儿七个退出,只有一个待奉母亲,是母亲的悲哀,更是她自己以后的悲哀。😊
  • 巴西哥:第二个故事,让人唏嘘
    落幕红尘:@巴西哥杂货铺 可以说是道德沦丧。😊
  • ai玲的苹果园:一开始把患者引入到介入课,介入科。😊😊🍎🍎🍲老师早上好!
    落幕红尘:@木子欣然7a93 上午好。😊
    ai玲的苹果园:@落幕红尘 早上好!😊😊🍎🍎🍲
    落幕红尘:@木子欣然7a93 早上好,木子。😊
  • 甄珍妮:故事不错,这样的挺多,也不怕孩子跟着学。🌺
    甄珍妮:@落幕红尘 是啊🌺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为自己现在的行为结果买单。🌺
    落幕红尘:@甄珍妮 老人那么多女儿选择会大一点。等到她剩下的唯一选择可能比老人还惨。😊
  • 梦里看海:这两种现象生活里长见,特别是第二种,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对养大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真不知道将来他们老了,他们的子女对他们也这样,他们会不会后悔。
    落幕红尘:@梦里看海 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事情就是给孩子看的。也想得到一个好的回报。我今天孝敬父母,就是想以后孩子也能像我一样孝敬父母,而孝敬我。八个女儿七个退出,只有一个待奉母亲,是母亲的悲哀,更是她自己以后的悲哀。😊
  • 风中漫想:坐个沙发!好文!现实生活!
    落幕红尘:@风中漫想 没办法,待候老娘,就写写听来的故事。🙏💗💖💓💖💗

本文标题:急诊室的120分钟(病房故事两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f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