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是穷苦出身,虽然现在兜里有钱,也比不得白头鹰不算账说揍谁就揍谁……

接到很多小伙伴的催更,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印度的事情。可能说起来大家不相信,这段时间的沉默,是故意的。原因很简单,在一片喊打声中,我不想消费大家的感情,不想煽动起什么情绪。更不想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联系到月球上去。而是想尽量给大家呈现一个客观清晰的事实。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不陷入某种偏执的一边倒。
这也是我原本的初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催更这件事已经快演变成讨逆行动,楼主也扛不住了……在催更有理,不写有罪的逻辑下,楼主觉得再不说点啥就有被口水淹死的危险。
所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把心放平,把这件事情详细的掰扯一下,最终的目的,做一个客观理智的判断。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下面的文字也算是没白写。
01
事情发展到今天,结果的呈现让我们有一种莫名的焦虑。那就是,怎么还不打呢?这种焦虑是建立在无论怎么纸上谈兵都是印度必败的结论上的。在最敏锐的媒体也是这么呈现的,印度那边做出哪怕是一个小道消息爆出的动作,都会引发大家情绪的波动。当然这些情绪波动都是都是在加剧抵触情绪。现在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印度这么作,教会他做人是必须的事情。即使是他自己想不作,这事必须有一个交代才行。
好的,情绪就这么摆着,那么理性的一面似乎就开始变淡了。这个变淡从客观的评判中印两国各种纠缠的关系。演变到不管是啥关系收拾他一顿才是王道。站在这个角度,别说印度那边是无路可退,其实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把自己也顶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了?这种情绪的宣泄,是建立在吞噬生命与消耗国力的基础上。这就好比做买卖,烧钱费人工是肯定的。但是折腾完了,收益是否成正比?似乎在打不打之前,我们得算清楚这笔账。
我们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咱们星球上的一超,也就是美帝。这货号称天下无敌,所以打了两场局部战争,一场伊拉克,一场阿富汗。这两场战争,从根本利益收支上,是赔钱的。在伊拉克,美帝损失数以万亿计的金钱,还有数千的生命,换来的结果是现在中东局势的一片混乱。如果说美国从中获利点啥,可能最高兴的就是美国的军火商。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军火商装进口袋的钱,是否能够弥补这场战争给美帝带来的损失?
那么阿富汗战争更明显。如果说伊拉克战争还能让美帝收点卖军火的钱。穷得掉渣的阿富汗,美帝想在这里挣一毛钱都是困难的。所以拉上小弟一起承担也是美帝不得已的办法。这场战争的消耗,对于本来就已经开始有亏空的美帝,无异于雪上加霜。最终的结果,就是直接扩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而于此同步发生的是金融危机。在这种强力消耗下,纵然是世界一流强国,到现在也弄成一屁股债的状态。
可能大家觉得这事我们都知道,现在说这个是不是不赞成打的意思。大家别意会错了。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打仗是要算成本的。现实中最容易产生的是情绪,可是国家之间,最要不得的就是意气用事。不管是否有利可图,只要惹老子不高兴就收拾你。这种任性,美帝耍过,然后就是现在这样了。在我们这个正在爬山的国家,如果也去像美帝那样任性,估计后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02
好了,把这个讲明白,大家的情绪可能也就平静下来了。下面咱们现在就来算笔账,收拾一顿印度,对我们有啥好处有啥坏处。
首先,我们现在是扩张的状态。这个扩张,并不代表我们侵略谁,而是代表我们的利益,已经从本土开始向全世界拓展。而这个拓展的速度与方向,基本是无差别级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总体布局,无论穷富,并没有拉下哪个地区。
比如我们现在和美国的贸易额全球第一,比如我们在非洲的布局也是全球第一,比如我们在欧洲无论东西都有大笔投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我们周边有一堆国家,大小都有。从最大的俄罗斯,到最小的不丹,原则上讲,我们并没有想去忽略谁。反而是为了加强经贸联系,自然的阻隔再厉害,我们也要想方法连接上。最近尼泊尔从我们这边接入网络,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事实。
之所以讲这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战略并不是美帝的那种以武力开道,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政策。而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而对于我们周边的国家,绝大多数已经认同了这种理念,和我们携手迈向更好的未来。但是印度这边,却把我们的这种发展理念看成了威胁。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和抵触,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而这种心态,也正是印度秉承了皿煮们殖民史中的控制理念所衍生出来的。
在皿煮们的殖民时代,就是不断拓展殖民地的发展模式。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才能给宗主国带来更多的收益,才能带来更大的安全边际。印度学什么学不会,学这个倒是一流的。印度对外形象一直被包装成温和,与世无争的状态。但是事实上,这些年印度做的事情和这种外包装形态正好走了一个完全反面。
也不用什么事实来举例,大家只要看下,印度和周边国家哪一个关系好?这几十年,冲突的依旧在冲突,没冲突的要么是控制,要么是冷战。就连刚刚和印度完成土地互换的孟加拉,反过头竟然买了我们的潜艇。要知道,对于印度东部的海军而言,孟加拉湾是重要的控制方向。如果这里有一支先进的潜艇力量,对于印度海军有多大的威胁,他们自己心知肚明。
那么对于北边的小国,印度更是秉承皿煮们一贯的控制与吞并的理念。能吃下的就自己收了,把主权国家变成自己的一个邦。吞并不了的,就进行控制。而这种控制,大多都带有威胁性质的。比如印度总是以切断供应为条件和尼泊尔,不丹谈心。一旦发生这种谈心,面对绝对军事优势,与绝对经济控制的印度,这俩国家基本没啥谈判的余地。
这里说个事情,咱们和不丹经过二十几轮的边界谈判还没啥结果,这里面印度的功劳绝对不可抹杀。问题是,既然印度总是捣乱,不想让这事成。为啥不丹还要一直谈呢?这里面的意思,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
03
讲到这,估计大家都反应过来了。我们的互联互通,合作发展,触动的是印度的南亚霸权。在这个几十年都是他说了算的地盘上,周边国家第一次有了第二种选择。从以前的印度说啥这事就是啥,变成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未必印度说的就是对的。
所以最近十几年,印度很窝火。眼看着自己的周边国家和我们一步步加深关系,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这又不是战争,你总不能直接干涉别国的经济发展吧。但是不干涉不代表没有动作。
我们在斯里兰卡投资遇到的种种波折,可以说除去其国内政权更迭的因素,剩下的就是印度的因素。印度在给斯里兰卡施加各种压力,让他们放弃和我们的合作,结果没行得通。而尼泊尔这边,更是直接切断能源供应来阻止尼泊尔和我们的接近,但是结果不大好。大家基本上是该干嘛干嘛,印度的阻挠没有形成啥实际效果。
而这次洞朗地区的对峙,就是我们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不丹,印度彻底慌神的节奏。这个地区啥状态咱们这里就不讲了,各种媒体都讲烂了,而且一有风吹草动就是铺天盖地的报道。但是大家似乎没有注意的是,这条路如果修成,未来最受益的是谁。
我们通过地图就会发现,现在亚东向南,其正面除去锡金与洞朗地区,最近的就是不丹。如果洞朗地区的路继续修下去,未来也就实现了亚东到不丹的连接。这对于不丹而言,实现了真正的和我们的陆路联系,如果从经济的角度上讲,下一步就是开设口岸进行边贸了。再往下,就是和尼泊尔一样,开始接入网络,电力,以及能源通道。
这对于两国人民来说,是好事,对于我们这边,亚东就会变成一个面向不丹的各种物资的聚集地。我们可以通过亚东,向不丹输出各种产品。而对于不丹,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期,可以借助和亚东的联通,实现国内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其成本相对于从印度采购,会出现大幅的降低。关键是,物美价廉,配套齐全。这事,看尼泊尔就知道了。
也正是因为此,印度被深深的触动了。原本这些只要印度一关通道就要死的国家,现在有了第二个选择,如果是这样,印度的控制力就会出现快速下滑的现象。这对于嘴上讲友好,内心是霸权的印度而言,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现实。所以此次印军的越境,与其如他自己宣传的那样,我们修路威胁西古里走廊。或者更扯的威胁不丹啥的,倒不如说,如果此次印度不阻止我们的边境修路,下一步就难以阻止不丹和我们的沟通。
再深一层,如果再过几年,尼泊尔和不丹通过我们的帮助,国家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那么被他吞并的锡金,以及现在他实空的藏南,甚至阿萨姆邦,都会眼红。这在印度眼里,基本上就是要失控的节奏。其内部对印度的离心力会加速,这对于本身就不是太稳定的印度东北部,无异于增加了更多的变数。这才是印度最担心的事情。相对于这些,所谓掐断西古里走廊威胁印度东部的说法,变现的可能微乎其微。
在这种心态下,印度感觉已经到了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他臆想中的我们对他进行包围的最后一步。如果这一步走成印度将陷入我们从海上到陆地的全方位包围。所以印度认为,此刻,如果失去了对北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就等于失去了北边的国防边际线。这是万万不能忍的事情。所以印度觉得,你可以用经济手段渗透,我更可以用实力来阻止。
04
我们从整个事件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事,并不是一夜之间爆发的。因为在修路之前,我们事先多次通知过印方。注意,是多次,而不是一次。但是印度那边一直是没反应。其实这事,他不是没啥反应,而是不知道怎么反应。
说行,这是他绝对不会认可的。因为印度知道,我们修路不等于印度修路。印度在边境修路百分之百为国防。而我们修路,有国防的需求,更有经济的目的。
那么说不行,这更说不过去,不是在你家,你管得着吗?所以印度就一直这么沉默着。他的沉默,是在看,我们到底要把路修到哪里。所以一看到直通边境,这就彻底毛了。然后做了一件最不理智的事情,直接越境跑过来了。
他这一跑过来,我们这边并没有和他过多的纠缠。拍照留证据后,就开始打嘴炮。而印度那边除了不断的示强外,对于越境这事始终在坚持。
后来来过一个人谈判后,先是巴基斯坦说,印度撤回了大部分人。
然后印度说没有,我们一个人都没撤。
紧跟着,我们这边也说,印度越境的还有几十个人,精确到个位数,这就打脸了……
然后印度又换个说法,我们依然在该地区保持足够的兵力部署。
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显然,印度想把这事私了——慢慢地把人撤回去,然后该事件消于无形。最后大家都不关注了,这事也就了了。
但是显然我们对印度的这种思路不认可。今年你这么弄算了了,那明年呢?接着来吗?所以,直接点名报人数。意思有俩,第一你这套把戏我懂,别想把炎症拖成慢性病。第二想偷偷跑不可能,不给个说法,你就这么挂着吧。
我们这边这么干,建立的基础,肯定是不怕打一架的心态。如果我们不想打,或者不能打。哪怕是为了缓冲,也会对印度悄无声息撤人保持沉默的。毕竟第一个说印度撤的是巴基斯坦,并不是我们。只是记者在求证的时候我们才做出如此反应。如果我们想就此息事宁人,大可以说不知道,未经核实。而不是这种一点余地不留,直接打脸的节奏。所以这已经是绝对不买账的节奏。要么彻底都滚蛋,要么你死硬到底咱们打一架。
05
事情现在就进展到这里,咱们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打仗的成本。站在此刻的进度,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对我们是最有益的。全世界都看到印度先认怂了。而且想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我们就是咬死了不放。这在气势上,印度已经输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种僵持下,如果印度一撤军,我们会毫无悬念的把路修完。而且这路到底要修到哪里,修几条,不但会超出印度的预料,也肯定会超出我们自己人的预料。而这些事情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印度北部的分离思想会极大的加重。这个加重,就不仅仅限于尼泊尔和不丹。印北到处潜藏的民族矛盾会进入一个爆发的高潮期。
而印度不撤,这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就在所难免了。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手段,都会把越界的印度士兵给收拾掉。如果印度一旦越境动武,这就是侵略!这就不用客气了,该扫掉的是一定不会留的。如果是这样,印度的脸会丢的更大。
而我们事后做的事情会更多。如果说印度主动过撤军,我们还会照顾一下情面,适度把握基建与经贸的进度。如果一旦动手,我们会全面展开和尼泊尔与不丹的合作。逻辑也很简单,印度已经输了,对北部地区,他最大事情不是阻止尼泊尔和不丹与我们的联系,而是要扑灭到处燃起的分离势力。
如果咱们这么算账,就会发现,不打或者小打对我们是最有益的。最差的结果,是用一场可控的边境冲突,换来我们在此地区话语权的加大,还可以加速我们在该地区的建设力度,从而彻底逆转该地区的经济模式与经济循环。把该地区从原来的印度供给的经济模式,转变为多方合作,全方位发展的经济循环。简单的讲,如果印度不阻碍,或者说被动的放弃阻碍。该地区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快车道。
可能有小伙伴觉得,这有点太便宜印度了。至少也得像62年那样结结实实的怼他一顿。这话说的没错,如果能够放开各种想法,结结实实怼他一顿是最好的。但是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战争的不可控性。美国一开始说好的都是可控的局部战争,但是弄到最后都成了不可控的无底洞。这事,不但我们掂量,印度也在掂量。如果他不琢磨这事,几十万人放在北部,还不早推过来了。
第二,效费比太低。我们的军事布局是前轻后重。现在虽然向前方增加了兵力。但是一旦不是边境冲突,而是局部战争,对于资源的消耗,会大到我们想象不到。我们肯定追求的是快准狠,所以这势必用上各种高精尖武器。做一个不成熟的判断,真的演化为局部战争,可能这个消耗按红票票算都是千亿级别的。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花了一堆钱,印度死了一堆人。这事,估计谁都不划算了……
第三,如果演化为局部战争,我们一打肯定过头……以印度现在的实力,八成以上又要上演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仗一打起来,虽然说我们可以做到说到哪里停就不会多跨一步。但是印军溃逃的瞬间,肯定留下大片的真空地带。这些地方一定会上演琢磨自治的事情。我们帮还是不帮,这就是个大难题。即使是我们打下来的地方,大概率的,我们也不会占领。那么对于这些地方的人,就会有一种不安定感。他们一定会认为,你走了印军迟早要回来……这对于我们事后再去开展各种合作会带来极大的阻碍。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个人认为,一场压力战,或者一次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更有利于我们。
这也是我们抓住了印度打不起的根本。别看印度叫嚣的那么厉害,其实整体上印度面对我们这边寥寥的边防力量设以重兵,就是典型的科技不行人头凑的防御心态。印度心里很清楚这些年和我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所以虽然我们这边打起来有顾虑,但是相对于我们的顾虑,印度是害怕。害怕一旦打起来,再来个全盘皆输,丢的就不是对北方的控制,而是整体的国家地位被摧毁的危机。一旦发生这种结果,对于我们只是面对一些发愁的问题,但是对于印度,将是几十年都翻不过身的耻辱。其实这事大家想想咱们最窝囊的年代就能理解,并不复杂。
而现在我们咬死了不放,个人认为,也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条鱼已经上钩了,人的选择是怎么吃才经济实惠。而鱼的选择是被钓上来放在鱼缸里养着,还是被吃掉的结局。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本篇完)
PS:原本这一篇是想写川普大人最近发飙的事情,可是一开头就不自觉的转向了……好吧,我只能说,和大家想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这样的文锋可能有些小伙伴接受不了。会说把窝囊美化成控制,把印度当傻子……凡此种种,楼主先在这里提前虚心接受了。只是个人观点,肯定有遗漏和不对的地方,大家放轻松,只当是看着娱乐就行。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