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作者: 张浩永恒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07:09 被阅读81次

当儿童鹦鹉学舌地说出“三角形”,他心中一片空白,毫无意义。

一个成人也说出“三角形”,他心中有具体的形状,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他心中有抽象的概念,由三条边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他甚至想到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三角之和是180度,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样在说“三角形”,儿童和成人的理解一样吗?也就是说“三角形”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是不可改变的?

是的,“词义不可改变”这个假设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是“词义是发展的”。

1

如果你认为“词义不可改变”,那么你容易抱怨儿童的幼稚和愚蠢,于是,你说着三角形,儿童说着三角形,你以为他理解了你的理解,却不知儿童很难和你交流。

如果你懂得“词义是发展的”,那么你就会理解儿童的茫然和探索,你会发现儿童是个发现者,是个创造者,你甚至看到了“三角形”在儿童大脑中的成长构建过程,这是何其美好的事情。

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2

词义在儿童那里最初只是语言,经由儿童的观察,经由与大人的交流,儿童开始赋予“三角形”一些具体的形象,三条边、三个角;如果创造机会让孩子操作玩弄,儿童慢慢认识到三条边直直的,三个角尖尖的,甚至模糊地认识到三条边首尾相连……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从诞生到这个世界时就已经开始了,那些认为学习是从学校开始的观点是不合适的,只是受了“学校”这个专门词语的蒙蔽。

“三角形”这样一个词语在儿童那里最初只是一个语言,但是“三角形”本身是一个概念,是对此类图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一种概括,也就是说对于儿童来说只是语言的“三角形”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思维。还可以这样说,儿童最初接受的“三角形”这个词语是言语和思维的联合。

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就是“三角形”这个词语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始只是没有意义的、空洞的声音,后来,孩子借助观察、操作、对话慢慢赋予“三角形”一些具体的认识,再后来,孩子借助科学概念来从上往下重新组织日常经验,这之后,还会在漫长的岁月中继续感悟。

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相关文章

  • 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当儿童鹦鹉学舌地说出“三角形”,他心中一片空白,毫无意义。 一个成人也说出“三角形”,他心中有具体的形状,直角三角...

  • 交流何以可能2

    “儿童获得了成人的语言,实际上说明了儿童的复合和成人的概念相一致的原因――换言之,说明了概念复合的出现,或者说假概...

  • 正确思维与行动

    正确思维与行动 2016-01-31 阿朝 1 正确思维与行动 ———读罗尔夫多贝里《明智行动的艺术》随感 德国人...

  • 水润笔录  6

    读《与神对话1》,摘录感同文字: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感觉比知识更重要、可靠。 用感受、思维与经验交流。 话语是效率...

  • #育人宝贝教师百日行动派#day36

    育人宝贝教师百日行动派#day36 每日5000步✔️ 今日所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

  • 书写的好处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是对思维的缓存,是与自己的对话,是与别人的交流。有些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 2020-01-11

    思维与观察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情感 思维与想象 思维与联想

  • 8.15心理学日课

    思维的载体是语言,所以语言的交流非常重要的,受到思维模式的控制,不同程度上一定注意语言的使用。

  • 老师都说好的,樊登小读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提出幼儿园阶段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必须...

  •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5.5号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二、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一个优秀园长、老师都是演说高手。幼儿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流何以可能——读《思维与语言》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mi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