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王先带回来一把香椿芽
码的整整齐齐,叶芽肥嫩,
绿叶红边,如同被水墨渲染,
很多叶子还没有舒展开来,
一簇簇,如同慵懒的娃娃。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
意思说谷雨节气以前的香椿很嫩,
而过了谷雨,香椿就老了,
所以现在正是吃香椿芽的大好时节。

《舌尖上的中国》是这么描述它的:
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
有些人避而不及,
但在爱它的人看来,
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

是了,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
香椿芽出了,久远的记忆又被勾起来。

小时候,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香椿树,
连村里的小路边,墙头边,
都随处可见。
香椿树如同随遇而安的使者,
它的身影遍布每一个角落。

每年草长莺飞的时候,
香椿树上就会钻出一个又一个的嫩芽,
像探头探脑的娃娃,
摇曳在春风中,
送来阵阵香气。

每到这个时候,
根本不等大人交代,
一群孩童便会去采香椿芽了。
每个人都会爬树,
灵活的像个猴子,蹭蹭蹭的就爬上去了,
采一束,往下扔一束,
树下的小伙伴们则把他们拢起来。

那时候的阳光很暖,天很蓝。
趴在树上的我们,
能看得很远很远。
温暖的阳光打在身上,
昏昏欲睡。
连树下的小草似乎也陶醉了,
紧贴着大地,享受着春日的暖阳与泥土的芬芳。

那时候的香椿树树龄都很大,
一棵树就能摘满满的一怀。
每个人都用衣服兜着,
走一路掉一路,
实在是满的兜不过来……

回到家,母亲就会像变戏法一样,
把香椿芽变成好多种不同的菜肴,
其中,最难忘的就是香椿炒鸡蛋了。
把香椿切碎,拌在蛋液里,
紫红嫩绿的香椿被金黄的蛋液裹住,
在油锅里翻腾几下,
出锅后就是一道美味。
只一口,就香到心里。

香椿芽长得很快,每天都能采一怀,
吃不了的就把它腌起来。
把香椿芽洗净,用沸水一汆,
再放盐使劲揉,
直到脆嫩的叶柄变得绵软,
然后把它放到坛子里封起来。
随吃随搛,能吃一整个夏天。

香椿营养十分丰富,
含有丰富的钾、钙、镁,B族维生素等
不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并有很好的润滑肌肤的作用。
民间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

但是受时令限制,
谷雨过后,
香椿那紫红色嫩芽的枝头便连绵展开一片翠色,
叶片线条也一点点宽阔疏朗起来,
这时候的香椿,
不仅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了。

香椿与春天的羁绊实在太深,
谷雨一过,春天也就进入尾声,
这时候的香椿也跟着老去。
所以趁着现在,趁着谷雨之前,
扯一把香椿芽,就如同扯一段适时的春光,
熨帖自己胃的同时也留住春天的味道。

有关香椿的美食在记忆中慢慢淡去,
唯有记得吃完香椿,
榆钱、槐花便争先恐后的涌上来。
春天,不光是万物的,
更是属于美食的。

现在,村里大部分香椿树都被砍掉了,
所剩的也不过寥寥几棵,
陪伴他们的只有老屋和老人。
时代的发展,只给岁月留下回忆与眷恋。

幸好,我们还有椿芽,
对于回不去的岁月,扯不断的的乡愁,

它还能带给我们些许记忆与惦念。
趁,春光正好,掬一把嫩芽,
留住美味,留住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