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国学中国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南怀瑾老师】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3:56 被阅读1次

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本文摘录自 《原本大学微言》

每一个人的行为,通常大半是受情绪的影响最为有力。例如,我们经常说某人的脾气我知道,或是说某人的个性我知道,这所谓的“脾气”和“个性”,就是情绪为主。情绪并不是代表某个人“所知性”的分别意识所生的聪明才智。情绪的作用,是来源于生理禀赋,由于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作用。换言之,健康与不健康,和情绪关系很重要。如《内经》所说: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所以子思著《中庸》,开头就先从天命之道的“知性”,提到《大学》所谓“诚意”的“慎独”。以后便特别说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历来关于《中庸》开始的第一节,人多数都把喜、怒、哀、乐当作心理的状况,加以解释,那是绝对错误的。不管他是古圣贤或今儒家,错了就是错了,实在不敢苟同。喜、怒、哀、乐是情绪,属于修身范围,不属于修心的心、意、知性范围。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就是读《中庸》一书的“中”字,固然可以把它当作中心的中,中肯的中来理解,但可能是不完全准确的。

《中庸》的“中”,应该以古代中州音发音;例如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山西、山东,以及中州的河南音来读,等于南方人发音的“种”字音就对了。所有中原地带的人,对于某一件事,某一个东西,认为是对了,便说是“中”。如果你有这样的了解以后,对于《中庸》的道理,“虽不中,亦不远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指“情绪”没有发动的境界。换言之,是并未动情,更未引发“意气”的情况。但人到底是有情的动物,“无情何必生斯世”,“天下谁能不动情”,只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知止而后有定”,便能做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了!因此子思把“中和”的境界和作用,高推到“大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圣境上去,是多么的真善美,而且又很切实于人情的平凡状况,这就是人道的真现实,并不外于人情。

可是,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再回转来看“大学之道”,要教化社会上的人,上至天子,下及任何一个平民,都须具有这种儒者的学问修养,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国民人格的教育标准。如曾子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能吗?尤其从南宋以后,推崇尊敬程、朱之学的后儒,硬想把《大学》、《中庸》变作帝王们必读之书,必修之课,而且还要他们做到安静修心,不动心、不动情,学做想象中的尧、舜,岂不真到了迂腐不可救药的地步吗?看看历史上的帝王们,连要找出心理正常的,都不可多得啊!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老师】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本文摘录自 《原本大学微言》 每一个人的行为,通常大半是受情绪的影响最为有力。例如,...

  • 别让情绪牵着走

    看到笔友群写她妈妈91岁时慢慢去了天堂,情真意切的文字,看哭了。 我的母亲今年72岁,她生活规律,早上提着一大包菜...

  • 别被情绪牵着走

    挑战1000天演讲打卡第751天。 情绪可以修炼,也可以控制,一个人若不懂得控制脾气时,心就会沦为情绪的奴隶,步步...

  • 好好说话是管理情绪的最佳方法

    情绪管理真的太难了,每天都被它牵着走能否把情绪,我自己给分割开呢。 从8点开始哄弟弟睡觉一直到8.45他才睡觉,这...

  • 不要被情绪牵着走

    明天要完成一个重要的工作,负责选图的同事请了假还没回来上班。到了下午,那个同事终于回来上班了,看了白底图,指出了一...

  • 此君也有几多愁

    宅区有些宠物犬, 都被主人牵着走。 形态特征不相同, ...

  •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的时候我被老师牵着走,现在我牵着我的学生走。 ——题记 学生的...

  • 2017-09-08

    不要让你的任何情绪被别人牵着走,情绪的主人是自己

  • 69.应该

    今天想到了应该这个词,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应该牵着鼻子走,当我们想到别人应该怎样怎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情绪,...

  • 接招儿

    读了丁老师关于情绪的文章,受益匪浅。这些年来我就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接不住自己的情绪,更接不住他人的情绪。刚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情绪牵着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ac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