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37天。
今天读的是《深度思维》第八章《兵法思维——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胜负手》第三节《致人而不致于人》。

阅读笔记:
当你陷入某种两难选择的时候,你就已经致于人了。两难选择不好解决(否则怎么叫两难呢?),有智慧的人要在两难格局形成之前就解决问题。这就叫不致于人。
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是让自己不致于人,不陷入被动。如何致人则相对少一些,一般只有跟别人正面竞争对抗的时候才会考虑。其实,当你跟别人正面对抗的时候,就已经有点致于人了——受制于你的对手。当你跟一个对手竞争博弈的时候,往往其他人会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所以《孙子兵法》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好不打仗就能赢,这个理念与生态思维有相通之处。
这种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维,在人生的大格局中非常重要。生活未必会给你很多重新来过的机会,常常是一步被动则步步被动,尤其在顶级高手的竞争中,一个小小的受制于人的被动,会逐渐演化成致命的失败。


阅读感悟:
生活中我们要尽量让自己不致于人,不陷于被动。能不求人的时候尽量不要求人,欠了别人的人情,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做事情的时候考虑的周全一点,培养不致于人的思维,往往要和另一个思维技术结合起来——思维逻辑链。你需要不断问自己:如果这样后面会怎么样?会不会让我出鱼怎么样都不好受的地步?追问多次。急你需要使用5Why法和5So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