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同学聚会,聊起在学校时的一些趣事,酒过三巡后,一个曾经的差生拍着班长的肩膀说:
你说读书有什么用,我高中都没读毕业现在照样开跑车,我厂子里现在三百多号人,随便一个人的工资都比现在一些白领的高。
班长笑笑没有反驳。
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不做无谓的争辩,他说你是无用书生,但你不会说他是暴发户。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常常有人会用某某小学毕业最后却发财致富的例子宣扬读书无用论。其实把读书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种肤浅的理解。
为什么越是不读书的人成功后越会有读书无用的质疑呢?
我先说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为而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那些不读书而小有成就的人,他们无法看到因为读书而获得的更大成就。
-01-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真的认为读书无用吗?不见得。
比如一个厨师,他通过努力开了一家餐厅,然后生意不错,又在附近开了两家,再后来他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并且想做大做强,这个时候他就一定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除了炒菜一无所知,于是就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碰撞。
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花更多的功夫去补上。
其实这样的人,更加深知读书的意义,生意做得再大,赚的钱再多,他都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别读书了,你看爸爸不读书照样能发财。” 相比读书之人,不读书的人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困难。
-02-
读书之人,通常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知乎有一位网友说,他以前考试的时候经常粗心大意,他爸爸就说,粗心大意致错的题目可以不管,就好好看看哪些题目是自己不会的。
但是他妈妈的观点却不一样。
他妈妈是个爱读书的女人,他妈妈告诉他,那些因为知识点而错的题目,不重要,因为你以后把知识点学好,并不难。那些因为粗心大意错了的题目,才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你性格上的缺陷,你平时做事粗心大意,考试自然会粗心大意。
如果你不在生活上改变粗心大意的毛病,以后考试还会因为粗心做错题目,甚至于,你一辈子都会因为粗心大意做错很多事。
不读书,往往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而读书,可以一个人的思考更有深度。
-03-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写过一篇文章—《骂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简直就是骂人撕逼的教课级典范。
其实骂人这件事,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区别最大。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地举行公开演讲时,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台下都等着看他出糗,但丘吉尔却神色自若地对台下观众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忘了写内容,只署了个名。”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丈夫指责妻子败家,抱怨妻子总是喜欢一些没用的东西,妻子微微一笑道:我不许你这么说自己。
不读书的人只会用最直接的暴力语言进行攻击,言语间透露着自己的无知与粗俗,而读书之人则更具幽默感,不怒不躁,即使是遭遇谩骂也能机智回应化解尴尬,并且攻你个措手不及。
-04-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开玩笑》,同理,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聊天?
有一个段子:
请问你有《时间简史》吗?
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这就是把天聊死的原因。懂的东西越少,能与人交流的东西也就越少,聊天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别人说的东西你完全不懂,天不聊死才怪。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无论是追姑娘还是陪客户总是找不到话题的原因,不读书就少了很多谈资,更没有对事情的独到见解,你能听懂的那点家长里短谁愿意天天跟你聊?
相反的,经常读书的人,知道的事情多了自然谈资就更多。
-05-
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总说自己孤独的像条狗,他们无法安静的独处,只要是一个人就会感觉到满满的空虚无聊。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精神没有得到滋养,身体仿佛就是一个空壳,喜怒哀乐都需要外界的东西来填充,这样的人即使物质充裕也无法真正的感觉到丰盈。
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而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正如梁晓声所说:只有读书能够长久地抵抗寂寞。
-06-
网上有一个段子:怎么看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卧槽,好多鸟,真他妈好看!”
这就是文化底蕴的差距,一开口就知道。
说到文化底蕴,不得不提《诗词大会》的主持人董卿,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人叹服。有人曾经采访董卿,最喜欢看什么书。董卿说:“中国唐诗宋词,太美了,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能让世人找到共鸣”。
读书之人所能表达的绝不只是“老铁666”“MMP”“这腿我能玩一年”...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的人输掉的就是这种骨子里流露的气质。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壤之别。
网友评论
但最近也很迷茫,读惯了纸质书,忘却了身处互联网时代。
各种参差不齐的言情小说,小花小草流水的电视剧,各色不知来源的八卦,尤其优秀各显神通的庞大群体的吃瓜段子手..
我简直被周围人当做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山顶洞人。这种感觉五味杂陈,随了大流不是我所愿,不入大流,又没法与人共同交流,知交简直少之又少。很痛苦,学习读书睡觉还要挤出时间刷信息,维持可恶的人际关系...求解!
另外就是,那些不读书上去的人,我很难相信他们会让他们的孩子瞎玩而不读书。所以,就是时代因素使然。
读过就忘记 真得会是一场空吗
而且其实变化挺明显的
当然就我个人分析,很多人觉得读书没意义,只是因为他们的方向错了,读书最最最重要的核心东西应该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样是正确的人生观?努力,永不放弃,回报社会,学会感恩。哈哈我这样说可能有点肤浅了,如果大家想知道怎样的人生观才算是正确的,我建议大家看看弟子规这本书,很多国学的经典我们的忘却了,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新鲜事,现在的事很多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了,多看历史,多看圣人的告诫必定会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就会做事知行合一了,很多人说自己的梦想老是破灭,我可以说这是因为没有把自己的梦想上升到信仰的级别,只是停留在想到,梦想有几个级别,知道,想到,相信,信任,和信仰,为什么爱迪生实验了上千次改良了电灯,因为信仰。
我希望世界上的越来越多人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读书的本质意义应该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做任何事才不会有怀疑,才会能承受任何打击和挫折,有人说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前行的人很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发觉,看过那么多鸡汤,总结一下,所有鸡汤说的核心无非是坚持,努力和运气。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但是成功背后失败了多少次,是很多人看不到的,这个我自己是深有体会,才敢这样说,我自己也有梦想,在追梦的路上,到现在大概4年了,这4年我每天平均花超过8小时,这4年我失败了接近1000次,就在这条路上,虽然我现在还是未到我的成功,但是失败1000次还能面对的,那绝对是信仰支持的,我从开始那一刻,就从来没有动摇过,当然我也怀疑过,现在深深体会到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只是我们想得复杂了。
写这遍文章真心想多点人看到,多点迷茫的人看到,让更多迷茫的人找到前行的方向,多点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为祖国贡献,不枉此生。
把举的例子从相关性变成因果性,甚至能用实验的数据支撑,那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首先读书的定义作者就没界定。比如第一个故事里同学聚会,曾经的差生说的“读书”指的是“上学”。犹太人的例子说的读书就是指读书。
另外读什么书,作者也没界定。像第一个故事里指的可能是“教科书”。犹太人的例子中指的更多的是课外书,餐馆老板的例子中的书更多的可能是创业、营销、管理方面的书……让餐馆老板去读教科书有用吗?
本文对于读书有用的论述完全是垃圾。犹太人的例子完全不能证明读书有用。最多能证明民众平均读书量和诺贝尔奖项有相关性,完全不能证明而这有因果性。
最简单的逻辑,一个博士生每天去读课外书,比如本文中写的餐馆老板需要看的创业、管理方面的书,他能得到诺贝尔奖吗?
除了犹太人的例子,本文所有的例子都不能证明读书有用。
就这样逻辑全无、一无是处的文章还有很多人评论叫好,各位的逻辑思维真的堪忧。
我对读书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是“读书有用”和“读书没用”都是个伪命题。“读书”两个字很空泛,“有用”“没用”的表述也很空泛。
PS:我个人的读书量跟周围人比起来算是很多了。我们图书馆可以查看自己借的书在全校的排名,我进入了前5%。
读书=学习
so读书也是有用的
读书之人已愉快的走出了森林,而不读书的人才刚刚从树上下来,不要以为凭体力抢了几个充饥的果子便洋洋自得,最终丰盛的果实一点是那些具有丰富思想的人们。
最近老是看到有关读书或不读书的影响以及差距。
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这些文章表达无非一个观点,读书比不读书要好。这么说可能会让你们造成一个错觉,我要反驳这个观点。
不,相反我是赞同的。
只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想讲讲自己的看法。
我高中没毕业,所以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文章中的一些言辞或多或少让人感到不舒服,这里可能又会有人反驳“你连高中都没毕业,想必文化也不怎么样,只不过是个在头条刷文的卢瑟,自然是不懂读书的好。”
我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偏激了,大家都是文明人,应该是不会出现上面的话。
但是我要说,读书是为了让人更近一步而不是抱着某种批判的想法去说别人如何,现在教育程度高了大学生遍地走,但是有不少人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法读书,大部分人都不是站在顶端,所以更多的一部分是没有读书的人,能怎么办呢?
没人知道。
像之前你们说的,暴发户,语言暴力,现在大部分玩游戏的年轻人,他们全是没怎么读书的人么?
从这篇文章里我看到的不是文化底蕴的差距,而是素质的差距你想,连读过书的人都抱着这样的优越感去嘲讽和他们在灵魂上并没有什么差距的普通人,那么这个社会还真是叫人失望。
这腿我能玩一年,一句内心独白而已。世人和世人是可以互骗的,难不成把怎么玩腿写论文里
而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只有读书能够长久地抵抗寂寞
深度好文!
我把它全文手抄在了笔记本上。
这几天一直在读书,网络小说欢喜债。肉文。很好看的,你可以读读。女采花贼采上武林高手,被抹了脖子,死前给高手下剧毒春药,她师父出来救了采花贼,然后必须进入武林高手的春梦中采他九次才能双双活下来。背景就这么多,后面就是九个梦境,女采花贼使劲手段 采高手。的爱情故事。
哈哈哈,我也是读书人。
当今社会,在一起可以干坏事的才是老铁。
总之,不读书也好,读书也好,双方一定要把对方推到对立面?取长补短多好,和谐嘛😊
有的人喜欢读书,那就读书。有的人不喜欢读书,那就不读书。
对某些人,读书很有用;也有某些人,读书没有什么作用。读书有用、无用的都有,怎么定论都有例子可举,因此怎么说都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