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 遇见不一样的向日葵
首发 I 简书
图片 I 网络

一首海大版的《起风了》,让我在静谧的清晨,独自聆听了数遍,歌词也在不觉中反复品味。悄悄地推开了记忆的门,轻轻地游走在回忆里,重回十八年前的校园。
海大一百一十年的芳华里,也有我最美的四年。如果能回到未来,提前遇到这首《起风了》,我想自己将会不舍昼夜,贪婪地享受这最美的青春年华,深情地拥抱每一寸时光,坚定地烙印每一个画面。
蔚蓝色的通知书,确实欢愉了那年的整个八月,一个夏日的清晨,躺在临街的床上,睁开迷蒙的双眼,绿油油的邮政车沿街驶过,半开玩笑地指着它,对家人说到:“看,那是给我送通知书的车”,不曾想竟一语成真,与蔚蓝的海大相遇、相知、相守,逐渐相忘于江湖,将他潜藏心底。

01 我骄傲,那些半军事化的管理
怀揣通知书,在家人的陪伴下,辗转于汽车、火车和轮船之间,终与海大相见。仍记得接待的校车是沿着凌水河缓缓驶进校园的,在老游泳馆前的操场上报的名,入住的是那震后加固、遥望及海的六舍。
海魂衫、军大衣、黑白海军礼服、带着校徽的海军大沿帽是海大给我的第一印象,看着学长、学姐们穿着海军风格的特色校服,英姿飒爽,心里充满仰慕,裹挟着急切。盼望着军装加身,也想在阅兵仪式上走出那铿锵有致的步伐。
很快如愿以偿,拿到了心仪已久的校服,迈入了痛并快乐着的军训季。教官们来自大连舰艇学院,严格、严谨、严肃。军训虽然艰辛,但也刻骨铭心。总也忘不了,那踏不上点的步伐、滑稽的顺拐正步表演、虎虎生威的军体拳。更忘不了,看到床头豆腐块时的自豪、参加打靶比赛时的激动与选入暑假陆军学院特训时的骄傲。
校园时光已远走多年,有些东西却悄然相伴,不曾遗弃。
02 我相信,这是人生最美的相遇
大连是个干净而美丽的城市,那时经常不无自豪地对别人说着“一个星期不用擦皮鞋”的段子,不知是为了擦拭当时的懒惰而找的借口,还是为了掩饰当时的拮据而寻的理由。不过,大学四年里,确实发现了很多纤尘不染,干净到让我后来惹上城市洁癖的洁净空间。毕业后,也追寻着这座城市的影子,果断放弃了离家较近的华北华中,依然奔赴了美丽而闲适的鹅城。
第一个国庆之后,天气在极速转寒,大有一骑绝尘之势,把秋天远远地甩在背后。2001年的第一场雪,比大多数人的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早到让人惊讶。十月里,雪就这么飘来了。那是个欢乐、惬意、雪白的早晨,除了不用出早操的意外,更有那第一次见到雪的惊喜。
北方的同学大都躺在床上,盯着白茫茫的窗外,听着时而传来的欢笑声和尖叫声,美美地享受着北方人那种对雪特有的骄傲和矜持。而南方的同学奔跑在雪地里,追逐着,嬉戏着,打闹着,打着雪仗,堆着雪人,畅快地释放着南方人那对雪独有的惊喜和婉约。
不知谁突发奇想,组织了一场雪地足球。而大多数时间,我们不是在踢足球,更不是后来的寂寞,而是在滑雪、滚雪球。但我们踢得很全情,玩得很投入,一个个哈着寒气,在雪地里撒着欢。当时只是没有微信,如若有,我想那天海大的那场雪定会刷了你的屏,霸了你的朋友圈。
相遇时的美好已封藏多年,有些画面却在蓦然回首间,不曾褪色。
03 我不悔,那已经远去的时光
常常回味食堂里的鸡腿和那多加一勺的汤汁,常常追忆晚自习后小卖部里加了鸡蛋的方便面和那个帮你煮面的女孩,常常怀念东西山之间那些小店里的水煮鱼和那被我们吃得见底的饭锅。生活不过如此,有滋亦有味,还有那简约的故事点缀着。
时常纠结于为什么自己又走错了去自习室的路,被那片篮球场留下,但却不悔于三五少年席坐篮下、神侃一通的开怀。时常懊恼于为什么自己又无法安坐图书馆与自习室,被海大网吧勾了走,但却不舍于打怪升级、拣宝血拼的刺激。选择不过如此,有对亦有错,更有那我们猜不透的未来等待着。
我们占过座的西山教学楼,我们焊过收音机的电航楼,我们看过小说的图书馆,我们驰骋过的足球场,我们挥洒过的水泥地,我们喝醉过的桥头餐厅,我们晒过暖的郑和园。更有那我们进不去的九舍和上不去的六楼,那些我们追不到的人儿和猝然走到尽头的毕业季,那些我们约定好的相聚重逢和被生活打破而不能成行的聚会。人生不过如此,有得亦有失,多有那蹉跎后的知足相伴着。
希望而今的你我在追忆似水年华后,仍能不剩真假,勿忘航向,不惧风浪;希望此时的你我在历数过往繁华后,仍在不舍正义,不忘初心,风雨兼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