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聊,同时翻看了几本书,有正经的有不正经。
我发现,同时看不同类型书籍的好处是,我不仅仅可以让我的思路跳来跳去随时保持新鲜感,还可以找到不同东西的相同之处。
“引导教育孩子”,“如何掌握圆通的人际关系”,“人的本性”,“对个人魅力的追求”,这四类书都是在讲和人有关的事情,所以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
引导:
家长对于孩子我们要用“ 引导”这个词表达一种自上而下,一种居高临下。书中强调父母应学会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的镇压打骂。要学会理解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
但是,说白了,这种引导,并不是谁读了书就能学会的,就算试了两三天有些成效,过几天还是会回到老习惯老态度。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多数父母在管教孩子的学习上,忘记了先去了解自己,了解人性。
诱导:
大概所有的人际关系学交给我们的学问都是:恰到好处的自保、恰到好处的争取。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凡事三思而后行等等。
想要成事儿的人就要学会诱导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诱导更多的人支持自己。
这也是关乎人性的了解。
诱惑:
这个词儿乍一听偏负面,其实不然,它只是引导的另一种说法。
只是我们会把这个词用于男女关系中,用于异性相吸中,用于魅力养成中。
诱惑这个词多了许多迷幻的色彩,让成人的世界充满乐趣。
我们了解了人性,了解了别人,于是学着如何引导他们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愿望。
最终,所有人与人的相处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引导
而如何达到一个好的引导效果,让对方顺着我们的方向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想法得以实现?
从这几本书里,我总结这几个词:
理解 、包容、赞美、空间、趣味、距离、关怀。
这几个词如果你按照顺序去做,无论是引导孩子,还是和他人合作,抑或是施展你的魅力都会发挥它们奇妙的作用。
举几个例子:
如果你的孩子无理取闹,你想教育他,那么就先理解他不合理行为的原因,去包容他的任性,心平气和的先赞美他的优点,再给他空间提醒想想他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果更进一步,你可以用更有趣味的方式去给他讲道理,最后保持好你和孩子的距离,相信他会更好会改变自己,给他足够的关怀。如此,你的孩子会越来越自立自信,也会更加尊重你。
如果你想让顾客购买你的产品,先去理解他的本质需求,去包容他对你的偏见和误解,去赞美他的优点和长处。当他接受你以后,你要让他感受到和你在一起的乐趣,并且控制好距离,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你的产品在他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让他们最后将你的想法当成自己的。之后的服务和关怀会人他变成你死心塌地的回头客。
如果你想对异性施展你的魅力,同样需要这几个词汇,具体怎么做就要看你自己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