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泛舟】
陶行知先生的纪念堂上写着四个大字——爱满天下。这是忠于他奉献一生的事实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是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敬仰之。
不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话说来,毫不夸张。有这么一个他的生活轶事:盛夏的一天,学生高缨听说书店到了一些好书,想去看看。可是自己不认识路,就想请陶行知陪他一起去。他来到先生窗前,很吃惊地看到先生打着赤膊,脸上、身上流淌着汗水,正在伏案疾书。高缨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先生,没想到陶行知毫不迟疑地说:“现在不成。”高缨失望了,他很奇怪,先生平时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最愿意帮助人,今天是怎么啦?陶行知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指着挂在窗外的衬衫说:“我很高兴陪你去书店,可是我的衬衫还没有干。过一个小时你再来,好吗?”高缨望着那还在滴水的白衬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吧?他说了一句“那就算了”,不高兴地回去了。过了一个小时,陶行知穿着还没干透的白衬衫,笑嘻嘻地来找高缨。高缨还躺在床上生闷气,见了先生,忙起身一起上书店。
后来,高缨还是想不通,就去问副校长马侣贤。马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个名人,可是有谁知道,他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坚持办学,他把自己的大衣和呢裤子都送到当铺去了,换来的几文钱解决了一天的菜金。夏天,他只有一件像样的衬衫,这也不稀奇呀!”高缨听着马先生的话,眼圈红了,他的耳边响起了陶先生上课时讲过的话:“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他仿佛明白了: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
正是这种想要把文明的种子播散在每一个贫穷、渴望的心田的大爱胸怀,支撑着陶行知先生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他爱教育事业,更爱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爱广大的劳苦大众。有谚语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陶行知对学生的爱是真正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不偏袒的、稳定的师爱。他的学校向所有劳动人民开放,难童、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儿童,都可以受到同等的爱护。在陶先生的内心身处,有一股强韧的责任感,面对那些不幸的、不够优秀的孩子,他由衷地表现着“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精神。
【智慧心语】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先生自己一生便很好地注释了这一哲语。教师只有以心换心,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特长,才能使每位学生有成才的可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教师和家长应“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少一点专断独行,多一份冷暖关怀,以情感人。” 生活中有这么一个“母亲和家长会”的事例: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母亲不忍心伤害孩子,告诉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做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我这位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你进步了。”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这位母亲说:“全班五十名同学,你儿子的数学考试排名第四十九。我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这位母亲悄悄流下了眼泪。但看着儿子,她又和颜悦色地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说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细心点,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同桌排名第二十一。”儿子紧皱的额头瞬时舒展开了。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儿子上初中,这位母亲开始害怕开家长会,紧张地等着老四点她儿子的名字。但是这次却出乎意料,老师没有找到她。当她问老师情况时,老师告诉她:“你儿子现在的学习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心中暗喜。对儿子说:“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说只要你努力了,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 最后,这位一度被老师看作有“多动症”、“智力障碍”的孩子顺利地考入清华大学。
陶先生本人就非常欣赏这种“爱”孩子的智慧,一如“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腾出地下室让他去做实验”,或者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法拉第在利波的铺子里做徒弟,订书订得最慢,但是利波了解他是一面订书,一面读书,终于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了辉煌的功绩。”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用爱的态度宽容每一个学生,建设性地接纳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既可保护他们求知的热情,又能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