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习惯的动物。出生至月内多天然(先天),之后,日积月累,多习得。(年龄越小越纯朴。过了一定年龄还纯朴,有时又被一些人称为幼稚。)经年累月而成习惯。经五年累十年而成的习惯多不自知。(如坐、走、跑,用勺吃饭、使筷子,用右手写字……您还能感觉到,这些都是习来的习惯么?习得的东西,不觉难,为什么?因为周围人都会)到了上小学、初中——周围人多不懂时,问题就接踵而至了。最简单,最初始的事项,由于难做、费神、需看护至形成习惯,非一师几师所能为也,所以就问题多多。
一如握笔:您若有心,就留意观察一下,周围人有多少是握笔正确的。(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易疲劳、不耐久,写字速度慢、效率低,想快就只有乱划拉,给厌学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二如诵读:诵,是心灵的乐音,是人类高效记忆与学习的初始技能。(您周围有多少人会?)
三如写字:笔顺不正确、不讲究间架结构的,比比皆是。不肖说汉字,仅仅是十个阿拉伯数字中的“0”,十余年前,我就发现了两种错误写法(借用英文小写字母的笔顺),一为“e”序(下右上左下),二为反“e”序(下左上右下)。
四如读书:过去上学也叫作“念书”。而行为学的念书,是读书的起始形态。可是我们现在看看,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多少会读书、肯读书、爱读书、善读书的?(扯远一点儿,先看看我们的社会,再看看我们的老师及领导,又有几个人是因为读书而起家的呢?看看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应该说毛泽东首先是一个读书家。)概括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上学(读书),您会用几个、什么样的词汇呢?会不会是(无休止的)作业、考试、分数(甚至名次)?说句玩笑话,上学不教读书法,是不是犯了反人类罪了呢?!
五如记忆:上学不教记忆法,三个孩子俩变傻;过去似乎也没教,朗朗读书成全俩。
六如写作(文):记录与积累,是学习写作的基础,记录是比日记、周记更简单、好学、好用的成长方法。读书是给写作插翅膀的方法。君知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七如唱:我们不说多,只说一首歌曲,。作为一名中国人,您认为人人都应该会的歌曲是哪一首?!您会么?能唱准么?气势雄壮么?
网友评论